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51-2008《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与GB/T2651-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描述(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删除了L。(见2008年版的表1),增加了d。和S。(见第4章);
c)更改了“原理”为“通则”,并增加了相关要求(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3章);
d)更改了取样位置中“小直径”为D。≤50mm(见6.1,2008年版的5.1);
e)增加了“标记”的相关要求(见6.2);
f)更改了“注”为正文(见6.3,2008年版的5.3);
g)增加了“水射流切割”(见6.4.3);
h)更改了图1~图4(见6.5,2008年版的5.5);
i)更改了表2脚注a中51和52为5,增加了“电阻焊”(见6.5.3.1,2008年版的5.5.3.1);
j)更改“L。+60mm”为“L。+60mm”,“见表2”改为“符合表2脚注b的要求”(见6.5.3.3,2008年版的5.5.3.3);
k)增加了确定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的描述,更改了试验步骤相关描述(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6章);
l)更改了“试验报告”相关内容(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8章)。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4136:2022《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横向拉伸试验》。
本文件与ISO4136:2022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28.1代替了ISO6892-1(第5章、6.5.1、6.5.3.3、第7章、8.1、第9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28.2代替了ISO6892-2(第5章、6.5.1、6.5.3.3、第7章、8.1、第9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185代替了ISO4063(6.5.3.1),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表2中168.3改为168(见6.5.3.1),以与国内通常表述一致;
——更改了图2(见6.5.3.1),以与国内机械图纸表示方法一致;
——更改了图3(见6.5.3.2),以与国内机械图纸表示方法一致;
——更改了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温度和缺欠的表述,以与第5章和8.3一致。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增加了表1中字符do,删除脚注(见第4章),以与图4相对应;
——更改了D为D。(见6.1和6.5.3.1),以与表1相一致;
——增加了表A.1的引导语;
——删除了参考文献。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厦门欧圣斯科技有限公司、抚顺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静静、王博、王滨、李瑞、徐玉君、陈默、高怡斐、朱健、翟莲娜、刘绪明、许鹤君、刘锦华、郝龙宇、苏金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1年首次发布为GB2651—1981,1989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