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 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26764一2011《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与GB/T 26764一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跳车、磨耗、几何数据和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术语和定义(见3.6~3.9);
b)更改了“组成及功能”(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4章);
c)增加了承载车辆公告符合性要求[见5.1.1.1d)];
d)增加了探地雷达采用一体化结构集成方式与承载车连接的要求[见5.1.1.1e)];
e)更改了里程测量装置的测量误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2、5.3、6.4,2011年版的5.2、6.5);
f)增加了路面损坏检测系统技术要求中的三维数据采集方式(见5.1.4.1);
g)删除了路面损坏识别准确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11年版的5.4.2、6.7);
h)增加了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跳车、探地雷达和逆反射亮度系数检测系统的数据统计方法(见5.1.5.2,5.1.6.2,5.1.7.2,5.1.8.2,5.1.9.2,5.1.11.2);
i)增加了构造深度和磨耗检测系统、跳车检测系统、探地雷达检测系统、几何数据检测系统和逆反射亮度系数检测系统等检测装置和软件的通用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7~5.1.11、5.3,6.9~6.13);
j)更改了地理位置信息采集装置的测量误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6.5,2011年版的5.3、6.6);
k)增加了裂缝最小分辨宽度和路面损坏面积测量误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6.6);
l)更改了车辙检测系统的测量相关系数技术要求(见5.3,2011 年版的5.6.1);
m)更改了平整度和车辙的测量重复性检验、速度影响误差检验、测量相关性检验的试验方法(见6.7.3~6.7.5,6.8,3~6.8.5,2011年版的6.8.2~6.8.4,6.9.3~6.9,5);
n)增加了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计算程序,车辙包络线计算模型和跳车计算方法(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 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大连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交建筑集团北京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奥科瑞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衡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河北通华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四川京炜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成利、车霄宇、巩建、陈洁、张凯、杜赓、毛利建、魏中华、卜凡民、刘福海、周刚、湛文涛、刘彦涛、钱敬之、荣建、赵彦飞、吴宇凡、杨亚鹏、吕进刚、余文瑞、刘磊。
本文件于201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的组成及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随机文件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4267光电测距仪
GB/T16311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9953数码照相机分辨率的测量
GB23254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
QC/T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