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 2030 年建成全面、高效、规范的循环利用体系,为固废相关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政策驱动下,固废、危废、有机固废及废塑料回收行业的规范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目前行业在实际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固废处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危废管理需要加强风险防控,有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需要因地制宜,提高能源化利用水平,废塑料回收则面临着分类困难、回收成本高以及国际市场变化等挑战。
第六届中国国际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将在2025年11月22日-23日在苏州召开,旨在汇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以 “聚力固废循环创新・共筑碳捕生态・赋能企业出海” 三大维度,共同探讨在政策引导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产业协同等方式,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固废、危废、有机固废、废塑料回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欢迎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报名参会交流!特致此函,望复函为盼!
一、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2日-23日
会议地点
苏州
指导单位: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绿色能源与生态环保分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组委会
低碳环保圈
安徽同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院所联谊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专委会
二.大会议题
固危废
“无废城市” 建设与固危废管理体系优化
新固废法下的企业责任与合规管理
固废与 CCUS碳捕集 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CCUS 如何推动固危废行业低碳转型
固危废行业烟气治理及CCUS碳捕集
钢铁、电力行业 CCUS碳捕集技术对固危废处理的借鉴意义
固危废高效回收分拣技术的新突破与实践应用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危废管理
固危废鉴别、环境损害评估及其分析仪器应用
固危废行业工业仪表仪器的应用
热解技术装备在危废领域的应用
危废及垃圾焚烧厂全工艺段烟气净化系统的实践应用
危废及垃圾焚烧余热利用装备与技术
炉渣资源化及飞灰处理技术设备
垃圾焚烧及生物质发电
垃圾衍生燃料(RDF)制备技术
危废厂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危废及垃圾预处理与分选筛分、破碎、打包技术及设备
有机固废及沼气
餐厨/厨余垃圾厌氧及好氧处置技术及案例分享
有机废弃物高效预处理技术及设备应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秸秆及畜禽粪便干发酵技术;
沼气发酵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
沼气提纯、脱硫净化技术与设备;
沼气资源化制氢固碳的应用实践;
沼气发电机组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案例分享
农业废物厌氧消化技术
有机垃圾协同处理技术及项目案例;
沼气资源化制氢固碳的应用实践
沼液沼渣的循环高值利用
有机垃圾协同处理技术及项目案例
生物质(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及项目介绍
高效生物质天然气(沼气)发酵技术
企业出海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固废资源化技术出海路径
碳中和目标下固废处理与能源化协同出海策略
海外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 如何复制中国经验并实现本土化创新
如何利用 “一带一路” 绿色品牌出海计划等政策红利
如何通过 AI 智能控制、余热利用等技术提升能源转化效率
如何利用国际碳市场机制(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提升项目收益
针对海外废弃物特性,如何优化处置技术/整合本地供应链降低成本。
如何从单一设备出口转向 “前端回收 - 中端处理 - 后端资源化” 的全链条输出
三.拟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刘国梁/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秀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环保室主任
戴晓虎/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吕 溥/清华大学研究员
于家琳/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焦少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畅/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
钱寅飞/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生活固废管理中心副主任
徐海云/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董仁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常务主任 科技部国家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李景明/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
曹曼/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智慧环卫专业委员会主任
钱名宇/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环境与循环经济部门部门主任
徐海云/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张益/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 教授级高工
王艳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 副总工程师
邓良伟/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总工
杨茂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葛恩燕/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垃圾分类中心主任
胡华龙/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
周建斌/南京林业大学,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伟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
杜兵/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固废事业群研发专家
郭明龙/宁波开诚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陈祥/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张德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副研究员
曹伟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五院副总工
赵子康/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结束塑料污染国际公约政府谈判团成员
部时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张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主任
罗必雄/中电工程董事长/中英(广东)CCUS 中心首任主任
符翀/长三角 ESG 与零碳研究院创始人
李志青/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雅瑾/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SG 研究领域主任
杨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四、企业产品信息展示
大会组委会热忱欢迎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在会议期间开展技术相关的成果 (产品、创新技术,仪器设备等) 、各式产品的广告与资料展示宣传活动,自备展出资料。具体事宜请会务组联系。
五、会议摘要
提别提示:参会及非参会人员均可免费投稿. 请于 2025 年 9月30日前将参加研讨会的论文摘要(2000 字,阐述论文主要观点)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 tom@tjevents.cn,并请注明“会议论文”字样。
六、会务费
普通参会费2800元/人。(费用包含:会议资料、茶歇、餐饮、会后公开版本PPT,交通、住宿费自理。)
七、参会群体
1.环境部、市政建设、城建局、规划局、城市管理局、环保/环卫局、环境监测部门、环卫协会/中心、环卫工程公司、垃圾处理厂、填埋场等;
2.固废行业国内外优秀代表企业、工程单位及设备供应商、工业产废单位、废塑料回收企业、沼气企业、再生塑料企业、塑料制品企业、原料供应商、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企业,农业牧业企业、食品、生物、柴油、肥料等单位;
3. 固废投资运营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厨余垃圾处理单位,农业、牧业企业,生活垃圾分类企业。
4.国内外固废协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代表。
大会组委会联系处
赵靖先生
手机:18101623169(微信同号)
Email:tom@tjevents.cn
上一篇:2025年11月22日第七届中国国际VOCs监测治理及CCUS碳捕集产业创新峰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