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让城市颠倒 “海绵”缘何不起效
暴雨之后,街道变“河道”,井盖被冲开,公交站被淹,小汽车一不小心还可能驶入低洼地区直接没顶……就算是内陆地区的人们都能在家里“看海”,“喜提内陆海景房”。有人不禁开始提出疑问,早些年就开始提倡建设的海绵城市怎么样了呢?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内涝如此严重,海绵城市真的管用吗?
早在2016年9月就有媒体报道,在当年过去的汛期中,承担着增强城市防涝能力重任的30个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中,有19个出现内涝。此次暴雨之下,也不乏有正在规划建设“海绵城市”的城市饱受着内涝之害。难道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失败了?实际上,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很多城市没能体现出这一工程的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所谓的“海绵城市”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并未形成真正的水体循环。归根结底还是要真正把资金花在“刀刃”上,合理规划海绵城市布局,引进先进的建设技术和仪器设备。
“海绵城市”如何吸水 仪器设备前来助力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作为一种弹性的、可循环的新型治水方式,海绵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自然也离不开一个“水”字。
所谓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大量新材料、新设施和新设备。比如要达到渗水效果,就要对路面铺设可以渗水的新材料,配合下凹绿地、生物滞留池、渗透塘等设施。要进行净水处理,就免不了采用水质净化器、生物反应器、循环泵、消毒装置、离心机等仪器设备。为了保证排放出去的水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必要采用水质分析仪、重金属检测仪等环境监测仪器。针对可能会发生内涝情况的地区,还可以设置城市内涝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对降雨积水、流量等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闸门、泄口污水、管道及低洼地段水位和流量变化。就像古时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关键在疏和蓄而不在于堵。具有“弹性”的海绵城市也应当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全方位考虑整个工程建设的合理性,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每个水循环环节。
曾经快速发展崛起的一座座城市,如今正面临着种种积重难返的“城市病”。一场暴雨,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下水道,还有管理者的规划能力,更检验出城市与自然相处的水平。相信未来无论是海绵城市还是智慧城市,人类的城市建设将更加重视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下,未来内陆城市的居民可能将告别“雨季看海”的日子,城市也将不再为大雨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