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绵阳召开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及损伤评定系统新闻发布会,会上成功发布了由西南科技大学主持开发的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营阶段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系统。此次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设有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等17个学院(部),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此次发布的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及损伤评定系统由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古松教授科研团队研发,该团队现有10余名核心成员,均具有土木工程相关方向博士学位。团队长期致力于在建、既有工程结构的在线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石油化工以及道路桥梁等。
古松介绍,该系统包括结构(构件)应变监测、结构(构件)应力监测、结构(构件)局部温度监测、局部风向风速监测、结构(构件)加速度监测五方面内容。系统具有成本低、易安装、易操作、维护代价小、便于分销的特点,适合大多数人群的使用;系统构架简单,存储、分析、处理数据能力强;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主导,区域无线处理,信号质量好,强度稳定;系统中结构(构件)损伤评判采用迭代对比阈值处理方法,超限区域定位,数据提取迅速有效;实时对工作状态进行超限监测,对超限结构(构件)进行报警等技术特点。系统应用广泛,现阶段主要应用于建设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石气田开发等项目领域。
此外,该系统针对监测对象,提供相应的结构(构件)预警报警门阀值,通过迭代对比方法,对超限监测点进行瞬时定位和数据实时提取,按照超限等级给与应对方案。同时,系统还支持远端访问监测点实时采样结果和历史数据提取,定期以报表形式输出工程监测历史分析结果。
该系统立足绵阳本地,辐射全国,拟建立以建筑工程为服务主体,以相关领域为辅的工程项目健康监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