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酸性物质就会通过混凝土的空隙和毛细孔道侵蚀钢筋的钝化层,造成钢筋锈蚀,进而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
01 混凝土中钢筋钝化层形成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能够长时间使用,并保持良好的抗压性以及体积稳定性,有两个原因:
第一,混凝土保护层将内部钢筋与外部氧气和酸性物质隔绝开来,延缓了钢筋的锈蚀。
第二,混凝土中含有Ca(OH)2 , 与钢筋中的Fe 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了钢筋免受电化学的腐蚀。
02 混凝土中钢筋钝化层破坏
电化学腐蚀是混凝土钢筋锈蚀的根本原因。钢筋在生产、制造和使用时并不能达到完全的均匀,钢筋的许多部分会形成电位差,在有水分的情况下会发生电化学反应,破坏钢筋钝化膜。混凝土结构中,Cl-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而且会直接破坏混凝土中钢筋的钝化膜,造成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后,体积比原来膨胀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锈蚀越严重,铁锈越多,膨胀力越大,最后导致混凝土开裂形成顺筋裂缝。裂缝的产生使水和CO2得以顺利的进入混凝土内,从而又加速了钢筋的锈蚀。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方法综合探讨
01 物理检测方法
1.1 破损检测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的物理方法主要是破损检测。破损检测主要用于危房拆除、评价和钢筋锈蚀严重的建筑,从表观上观察包裹钢筋的混凝土已经开裂,并且发生了钢筋外翻甚至断裂的现象,为了进一步确定钢筋锈蚀情况,通常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破损检测。
破损检测的方法是利用外力对检测点进行破坏,取出腐蚀的钢筋,通过肉眼来评价钢筋的腐蚀状况,也可以通过对比未腐蚀钢筋来计算截面损失率和重量损失率来评估钢筋的腐蚀情况。
该方法的优点是直观,缺点是检测范围和代表性往往会受到质疑,而且对构件的稳定性产生了破坏。
1.2 电阻棒法
电阻棒法是为了检测钢筋剩余面积而开发的方法,利用了钢筋导电的原理。钢筋锈蚀会引起钢筋表面积变化,进而引起钢筋的电阻值变化。
该方法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浇筑初期就预留好电阻探头,且只能应用于锈蚀均匀的场合。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适用场合有限制,而且无法探测钢筋的锈蚀程度。
1.3 涡流探测法
涡流探测法是将电磁设备放在混凝土构件上,电磁装置发射出的励磁电流与钢筋内的次声波谐振,通过观察磁饱和后锈蚀钢筋引起的电磁场图像异常,通过数据换算来确定钢筋截面积的损失率。
1.4 声发射探测法
声发射探测法主要原理是钢筋锈蚀部分膨胀使得混凝土局部开裂,声发射装置发出的声波与不同部位的钢筋碰撞后反射声波的波长不同,钢筋锈蚀情况不同,声波的强弱不同。但是声发射受到的外部干扰十分严重,在定位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1.5 射线法
射线法是通过拍摄混凝土中钢筋的 X、γ 射线照片,直接观察钢筋的锈蚀情况。 红外热像法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分布来分析钢筋锈蚀位置和程度。但是射线法对周围环境和人体伤害较大。
02 化学检测方法
2.1 半电池电位法
半电池电位法检测混凝土钢筋锈蚀状态时,半电池电位随着润湿程度逐渐稳定下来。为了加强润湿剂的渗透效果,缩短润湿结构所需要的时间,采用少量家用液体清洁剂加饮用水的混合液润湿结构效果较好,仅需约15min就可以达到电位稳定。
2.2 线性极化法
该法的原理是将锈蚀率与极化曲线在自由锈蚀电位处的斜率联系起来,可用双电极或三电极系统监测材料与环境耦合对的锈蚀率。它不能直接测定混凝土中钢筋的电阻值;由于过电位小,相应的极化电流也小,混凝土孔隙溶液欧姆下降引起的误差较大。
2.3 恒电量法
恒电量测量技术仍属于极化测量的范畴,但它不同于控制电位或控制电流的方法,可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测量恒电量激励下锈蚀电极极化电位随时间衰减的曲线,确定钢筋瞬时锈蚀速度。
恒电量法测量受腐蚀介质电阻的影响小且对体系的扰动小,故其获得的钢筋低锈蚀速度理论上比线性极化更适合且更精确。
2.4 电流阶跃法
电流阶跃法属于瞬态测量方法,它的测量时间短,对系统的扰动小,越来越多地用应于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度的理论研究与现场检测。
电流阶跃法也是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钢筋锈蚀快速测量方法,它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阶跃电流信号作用下的电压响应,来确定钢筋的锈蚀状态。在分析电流阶跃法测量结果时,常采用多重串联阻容单元来拟合所得测量结果。
上一篇:气体检测仪不可忽视的几大特性
下一篇:贯入式混凝土强度检测仪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