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中,商品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商品混凝土用量约10亿m3,可以预见,商品混凝土仍将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商品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含气体、液体、固体)、多孔体(包括胶泥孔、层间孔、毛细孔、气泡孔、裂缝等)存在内部原生缺陷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生产中所有的原材料质量波动、计量误差、拌合不充分引起的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特征和施工中模板、钢筋制安偏差、入仓、振捣、成型、养护不到位等人为施工操作不当,都可以造成商品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
随着现代工程发展的需要及施工技术的推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常出现在电力基础、混凝土堤坝、桥梁墩座、高耸构筑物、大型建筑基础中。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如何得以保证,成为了建筑领域又 一新的课题;如何在测试费用较低、对原结构损伤较小的要求下,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全面的缺陷检测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缺点而难以被广泛采用。采用探地雷达来测试混凝土内部缺陷,可以满足测试距离的要求,测试精度却随测距增大而下降;采用扫描式冲击回波法(CT扫描)测试,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测试精度也随之增加。是目前公认为较快、比较稳定的一种检测方法。
01、科研内容方向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浇筑阶段易形成空洞、夹层、蜂窝等质量缺陷,造成混凝土强度的降低。例如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预应力孔道施工状况和压浆密实度均对钢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较大影响。桥梁0号台及墩柱台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优于钢筋密集,混凝土难以振捣,从而出现空洞和内部缺陷问题,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大坝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时候容易脱空和剥离,从而造成渗漏,影响大坝结构安全。因此,内部缺陷是混凝土常规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法、冲击回波法、雷达法等。
02、测试原理
该方法以冲击弹性波作为媒介,以波速和信号幅值作为计算依据,通过交叉测线对被检对象进行全方位扫描,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反演、重建得到能真实反映其结构内部情况的结构质量分布图像,以达到检测结构物内质量的目的。
03、测试范围
桥梁的零号块、腹板、底板、顶板、支座、墩、柱的混凝土均匀性与缺陷分布,岩体质量及缺陷分布,水利大坝、引水洞、建筑物等具有双面测试条件的混凝土及岩体结构。
04、产品优势
1、系统噪声水平低,采集精度高、支持无线传输功能,操作便捷;
2、多通道动态连续采样,测试效率高,受钢筋影响小;
3、智能化人机交互功能,使检测工作更具科技感;
4、多档量程切换可适用于多种结构;
5、支持电荷和ICP两种信号模式;
6、系统拓展性强,最大可至256通道;
7、现场可一键成像,无需特殊计算、可支持云平台。
8、可支持设备状态管理功能,设备工作地理信息及状态信息动态展示;
05、工程案例
上一篇:用红外成像仪诊断屋面渗漏
下一篇:贯入式混凝土强度检测仪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