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已成为探测物质世界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作为对传感技术、计量技术、分析技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整合的新型产业模式,仪器仪表产业的应用可以覆盖工业、农业、交通、环保、国防、文教卫生等各个方面,已然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
前不久,市科技局牵头发布青岛“一业一策”重点扶持的25个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5年发展行动计划,仪器仪表制造业位列其中,而且这也是青岛市较早规划出产业创新发展路线图的4个高技术产业之一。
主营收入逾百亿元
特色行业全国领先
“仪器仪表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倍增和拉动作用,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底,我市仪器仪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2.1亿元。
目前我市拥有8所与仪器仪表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13个各级的重点实验室,18个工程技术中心,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市的仪器仪表产业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例如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较早的生产厂家之一。如今,崂应、青岛佳明等企业都是国内知名的生产环境监测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有数亿元的产值。
特别在某些特色领域,青岛的仪器仪表能够在全国“拔尖”。例如,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信号系统配套的“铁路电力远动箱式变电站”将信号供电、监控、计量、远动和通讯等多功能进行了智能化集成,已占据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是我国海洋仪器仪表设备研发生产的“NO.1”,我国海岸线从南到北布放的100多套10米圆盘直径的大浮标,全部来自山仪所;青岛盛瀚是我国唯一一家能够自主研发离子色谱高效分离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能够让离子和流动相最短在5分钟之内实现分离;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力载波行业市场占有率达53%,稳居行业全国第一;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研制出的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我市还拥有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海克斯康,拥有以光电通讯设备为特色的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企业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这些“状元”企业,是青岛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的“底气”。
“青岛的仪器仪表产业基础比较好,有发展后劲。我们的未来发展目标,应当是瞄准国际化水平的高端高精密仪器。”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勇对我市仪器仪表产业的崛起充满信心。
技术研发有比较优势
靠创新抢占产业高地
青岛仪器仪表产业的领先地位,无不来自于前端技术研发的比较优势。
以海洋特色为例,始建于1966年的山仪所原本就是“全国海洋仪器战役”的产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现在拥有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山东省海洋监测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科研平台,建有风洞、十米波浪模拟装置、100米试验水槽、水声水槽等大型实验设施。我国某舰船上配备的海洋气象仪就来自山仪所,而其研制的海洋台站在民用市场占据七成以上份额。2012年,山仪所成立了“科技中心”,将技术成果进行工程转化和产品销售,每年获得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2015、2016年度,山仪所在蓝海技术交易网上的合同交易额都超过上亿元。
“我们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在挪威海公海海域布放的海气耦合观测浮标系统就是我们所研制的,站位水深达3200米。”据山仪所副所长郑轶介绍,他们正在打造的立体观测系统,将研究所在海洋声学、海洋遥感、深远海观测、浮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进行集成,一个浮标就可以获得大气边界层和中、上层海水剖面的二三十个观测参数并实现实时传输,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海流、潮汐、温度、风速等变化,让海洋变得“透明”。
同样靠技术取胜的特锐德是我国首家通过KEMA国际认证的电气技术企业,代表中国电气技术和制造的较高水准,去年该公司与电气相关的产值约30亿元,是我市仪器仪表行业较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特锐德副总裁周君将企业为高铁配套的箱式变电站称之为公司发展的“第一桶金”:“高铁沿线每1.5-2公里就需要一台箱式变电站,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而我们集团在电气领域拥有近1000项专利,秉承‘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创新理念,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体积小、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海拔、高寒、高湿热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几条铁路干线都选用了特锐德的箱式变电站,实践证明,其设备技术及产品已经超过了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国外知名品牌。
瞄准高端研发关键部件
打造全国大产业基地
前不久,一场主题为“对话行业动向,助力产业发展”的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青岛工研院举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跃光等国内知名专家纷纷提出,当下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是中高端产品的供给不足,关键部件依赖进口,而且有的产品使用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直言:“不能再做‘白菜价’的产品,要以进口产品指标作为自己的目标体系。”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正在加大对仪器仪表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关键核心零部件,对于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能提高仪器技术指标、能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或者能替代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部件及原材料目录”中所列关键部件产品的,将给予政策补贴。未来,“产业园区”将是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资助小微企业研发进行“育苗”,从而培育产业发展壮大。
据了解,市工研院和青岛盛瀚已经联合发起了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4家联盟成员单位涵盖我市分析仪器、环保仪器、生物医疗仪器、海洋仪器仪表等细分行业的主要骨干企业。同时,市工研院和青岛盛瀚还共同承建了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针对我市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的共性需求,建设了十万级机械加工洁净厂房,购置了大容量智能终端设备和专业设计软件,可以提供从产品研发、核心部件精密加工、电路板焊接装配、综合检测、产业孵化、产业综合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全链条综合服务。另外,我市与中电科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投资6亿元建设仪器仪表产业园,这将成为世界第三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对于青岛仪器仪表产业的未来,业界信心满满。
郑轶说,我们的海洋仪器仪表自2006年开始已实现“跟跑”国外领先技术,现在国内抱团发展,聚集效应剧增,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再过5-10年,一定能扭转局面,从跟跑变成领跑。”
朱新勇说,青岛的离子色谱产品在国产仪器当中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通过集约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我们一定能打造青岛市乃至全国科学仪器产业高地。”
周君说,未来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面向海量微型传感的应用,能够实现“自供电、自组网、自诊断”,更加集成化设计,“我们要做的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依靠自主创新增强精密高端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与家电等行业相比,我国仪器行业的国产产品还处于劣势,正处于一个发展期。根据青岛市‘一业一策’的指导方针,仪器仪表行业将作为青岛市重点扶持的25个高新行业之一,未来会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发展对青岛本地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仪器仪表种类,这样才既有利于仪器仪表企业在青岛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青岛整个产业的发展。
出处:中国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