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环境、食品、医疗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检测认证认可工作迫切推进。然而,我国原有的检测机构数量无法满足日常检测需要,由此,国内检测机构数量大幅增长,为产品质量及行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近期,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2017年上半年检验检测机构认可分析报告》,对2017年上半年检验检测机构认可总体数据、初次申请、审定、认可资格处理、机构变更处理等情况进行了公布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CNAS累计认可检验检测机构8865家,同比增长12.1%;累计暂停检验检测机构认可资格1289家,累计撤销检验检测机构认可资格601家。
另外,据中国检测网消息,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认可的认证机构有163家,认可实验室及相关机构8642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和校准实验室有8210家。其中医学实验室认可速度快,达281家;认可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达77家。可见,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相关领域开展国际互认、促进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基准,在规范行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
当前,我国检测机构数量迅猛增长,行业发展形势一片向好。尤其在“一带一路”贸易合作中,我国认证认可工作迫切推进。然而,我国现阶段检测机构准入门槛比较低,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心病。为此,我国检测机构要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找到切合检测机构自身的发展方式,同时,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
与此同时,从2016年关于“国家转基因中心造假”的爆料事件,针对“虚假报告”、“学生是否具有检测资质”等问题,也暴露出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行政依赖较多、资源效率不高、综合能力不强、服务品牌匮乏、国际化发展滞后等发展难题。为此,我国还必须加快启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促进我国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
尽管目前来说,我国已建立了强制性认证制度、36项自愿性认证制度、11项基本认可制度,以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进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备案等制度构成的认证认可制度体系。但在我国检测机构面临资质拷问的当下,相关部门还应积极承担责任,打造公正、公开、公平的实验环境,助力科研事业真正的展开。只有保证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确保实验仪器、参与实验人员的资质,才能真正助力中国科研站上国际舞台。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检测机构在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确保将质量提至更高水平。
本文来源: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