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什么是动弹性模量
动弹性模量是动力荷载的弹性模量,例如: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材料在弹性模量会增大.
静弹性模量是材料在静力荷载或拟静力荷载下的弹性模量,即一般概念上的弹性模量 两个试验方法不同(动力和静力),机理也有区别,数量关系上一般动弹模大于静弹模,至于相关关系,不是线形关系。
有人提出来低围压或岩石破碎时,两个接近相等,高强度岩石动弹模是静弹模2倍。我们平时采用2倍关系,但有试验应该以试验为准。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
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
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动态弹性模量的优点
动态法是指利用很小的外力使试样振动,通过测试试样的基频求得弹性模量,或者通过测试超声波或声波在试样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得出材料弹性模量。
采用动态法,则施加于试样上是作周期性变化的非常小的应力,也无需测量应变量,就消除了静态法存在的问题。此时试样内产生的应力值仅有1´10-3N/mm2(0.001Mpa)左右,在应力-应变曲线上相当于应力接近零时测定的弹性模量。而且测定后试样完整无损,在同一根试样上,不但可以反复进行测定,而且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测定,如在常温和高温下测定,使得测试工作大大简便,测定误差减小,因此动态法测试弹性模量迅速简便,所测试的试样大小和重量范围较宽,且重复性较好。
以上就是“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弹性模量测定仪价格,请上仪多多仪器网。
上一篇:动弹性模量测定仪用途及技术参数
下一篇:温湿度控制仪应用领域及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