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萘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海水中 1-萘酚(α-萘酚)和 2-萘酚(β-萘酚)的测定。
当取样体积为 10.0 ml,洗脱液体积为 10.0 ml,进样体积为 10.0 µl 时,在发射波长 425 nm处,本标准测定 1-萘酚和 2-萘酚的方法检出限均为 2 μg/L,测定下限均为 8 μg/L;在发射波长 360 nm 处,本标准测定 2-萘酚的方法检出限为 0.2 μg/L,测定下限为 0.8 μg/L。
当取样体积为 50.0 ml,洗脱液体积为 10.0 ml,进样体积为 10.0 µl 时,在发射波长 425 nm处,本标准测定 1-萘酚和 2-萘酚的方法检出限均为 0.3 μg/L,测定下限均为 1.2 μg/L;在发射波长 360 nm 处,本标准测定 2-萘酚的方法检出限为 0.06 μg/L,测定下限为 0.24 μ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 3 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取一定量酸化后的样品(pH 值为 1~2),用 C18 固相萃取柱萃取,甲醇洗脱,洗脱液中的萘酚经液相色谱分离后,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 干扰和消除
4.1 水中萘胺、苯胺类等碱性有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pH 值为 1~2)不会被 C18 固相萃取柱吸附,不干扰萘酚的测定。
4.2 常见的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2,4-二硝基酚、2,6-二甲基酚、2-甲基酚、3-甲基酚、4-甲基酚、4-氯酚、2,4-二氯酚、2,4,6-三硝基酚、1,3-苯二酚、对硝基酚、邻氯酚、邻硝基酚、2,4-二甲酚、4-氯间甲酚、4,6-二硝基邻甲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等),在本标准规定的荧光检测波长下,不干扰萘酚的测定。
4.3 与萘酚保留时间相近的其他酸性或中性有机化合物可能会干扰萘酚的测定,可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比例改善分离度,也可选择在相对无干扰的检测波长下测定,避免干扰。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不含目标化合物物的二次蒸馏水或纯水设备制备的水。
5.1 乙腈(CH3CN):液相色谱纯。
5.2 甲醇(CH3OH):液相色谱纯。
5.3 氢氧化钠(NaOH)。
5.4 抗坏血酸(C6H8O6)。
5.5 1-萘酚:w(C10H7OH)≥99.5%。
5.6 2-萘酚:w(C10H7OH)≥99.5%。
5.7 盐酸:ρ(HCl)=1.18 g/ml。
5.8 盐酸溶液:1+1。
5.9 盐酸溶液:c(HCl)=0.01 mol/L。
量取 1.8 ml 盐酸溶液(5.7),用水稀释至 1000 ml。
5.10 氢氧化钠溶液:c(NaOH)=5 mol/L。
称取 20 g 氢氧化钠(5.3),加 100 ml 水溶解。
5.11 甲醇溶液:w(CH3OH)=0.2%。
取 2.0 ml 甲醇(5.2),用水稀释至 1000ml。
5.12 萘酚混合标准贮备液:ρ≈1000 mg/L。
分别称取 0.10 g(准确至 0.0001 g)1-萘酚(5.5)和 2-萘酚(5.6)于 100 ml 烧杯中, 加入 100 mg 抗坏血酸(5.4),用少量甲醇(5.2)溶解,转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5.2)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分装于棕色样品瓶(6.4)中,密封,4℃以下避光冷藏,可保存 3 个月。也可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按标准溶液证书要求保存。
5.13 萘酚混合标准使用液Ⅰ:ρ=100 mg/L。
量取适量萘酚混合标准贮备液(5.12)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5.2)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分装于棕色样品瓶(6.4)中,密封,4℃以下避光冷藏,可保存 3 个月。
5.14 萘酚混合标准使用液Ⅱ:ρ=10.0 mg/L。
量取 1.00 ml 萘酚混合标准使用液Ⅰ(5.13)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5.2)定容, 混匀。于棕色样品瓶(6.4)中,密封,4℃以下避光冷藏,可保存 3 个月。
5.15 C18 固相萃取柱:填料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500 mg/6 ml。
5.16 微孔滤膜:孔径≤0.45 μm,聚四氟乙烯材质。
6 仪器和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 A 级玻璃量器。
6.1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荧光检测器。
6.2 色谱柱:250 mm(长)×4.6 mm(内径)×5 µm(粒径),填料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也可使用其他等效液相色谱柱。
6.3 采样瓶:250 ml 或 500 ml 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螺旋盖棕色玻璃瓶或磨口瓶。
6.4 样品瓶:2 ml、10 ml 或 50 ml 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螺旋盖棕色玻璃瓶。
6.5 固相萃取装置。
6.6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7 样品
7.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采样点位的布设和样品的采集执行 HJ/T 91、HJ 91.1 或 HJ/T 164、GB 17378.3 中的相关规定。将样品采集到采样瓶(6.3)中,于每升样品中加入 0.5 g 抗坏血酸(5.4),待完全溶解后,用盐酸溶液(5.8)或氢氧化钠溶液(5.10)调节样品的 pH 至 1~2,密封。于 4℃以下避光冷藏运输和保存,14 d 内完成分析。
7.2 试样的制备
将 C18 固相萃取柱(5.15)固定在固相萃取装置(6.5)上,依次用 9 ml 甲醇(5.2)和 9 ml 盐酸溶液(5.9)活化,始终保持柱头浸润。将样品(7.1)平衡至室温,摇匀。根据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含量,量取 10.0 ml~50.0 ml 样品于样品瓶(6.4)中,然后使样品以 3~4 ml/min 流速通过萃取柱。在柱填料刚好暴露于空气之前,用 5 ml 水,分 2 次冲洗样品瓶。洗涤液一并转移至柱上,弃去流出液。加压挤出或抽干萃取柱中的水后,用 10.0 ml 甲醇(5.2)洗脱,接收洗脱液于 10 ml 样品瓶(6.4)中,待初始洗脱液流出后,关闭活塞,浸泡固相萃取柱至少 5 min。打开活塞,收集全部洗脱液,用甲醇(5.2)定容至 10.0 ml,混匀,用微孔滤膜(5.16)过滤,待测。
注 1:对于基体复杂、有机物含量未知的样品,为避免穿透,可以分别用两根固相萃取柱萃取不同体积的同一个样品。例如,分别萃取 10.0 ml 和 20.0 ml 样品,当后者的测定结果(试样浓度)比前者低 20%时,即说明后者的吸附容量已达到饱和,需适当减少取样量或将样品稀释后再固相萃取。
注 2:对于清洁样品(不包括高盐水和海水),也可将样品(7.1)用微孔滤膜(5.16)过滤后,直接进样。其方法检出限可参考取样体积和洗脱液体积均为 10.0 ml 的相关数据。
7.3 空白试样的制备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7.2)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样的制备。
8 分析步骤
8.1 仪器参考条件
流动相 A:乙腈(5.1),流动相 B:甲醇溶液(5.11)。
洗脱程序:流动相 A/流动相 B=47/53(V/V);
流速:1.2 ml/min;
进样体积:10.0 μl;
柱温:35℃;
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激发波长:228 nm;
发射波长:同时测定 1-萘酚和 2-萘酚时,选择 425 nm 作为定量检测波长,435 nm 作为辅助定性波长;只测定 2-萘酚或在 425 nm 处测定 2-萘酚有干扰时,选择 360 nm 作为定量检测波长,350 nm 作为辅助定性波长。
对于基体复杂的样品,应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参考程序见表 1。
表 1 梯度洗脱参考程序
时间/ min | 流动相 A/% | 流动相B/% |
0.00 | 47 | 53 |
12.00 | 47 | 53 |
14.00 | 97 | 3 |
24.00 | 97 | 3 |
26.00 | 47 | 53 |
30.00 | 47 | 53 |
8.2 校准
8.2.1 标准系列的配制
分别取适量萘酚混合标准使用液Ⅱ(5.14)或萘酚混合标准使用液Ⅰ(5.13)于 1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5.2)定容,配制至少包含 5 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及其参考浓度见表 2。
表 2 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及其参考浓度
系列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
低浓度 | 标准使用液Ⅱ(µl) | 0.50a | 2.00 | 10.0 | 100 | 250 | 500 |
萘酚浓度(µg/L) | 0.50a | 2.00 | 10.0 | 100 | 250 | 500 | |
高浓度 | 标准使用液Ⅰ(µl) | 50.0 | 100 | 200 | 300 | 500 | 1000b |
萘酚浓度(µg/L) | 500 | 1000 | 2000 | 3000 | 5000 | 10000b | |
a 在 360 nm 处测定 2-萘酚时,增加该浓度点。 b 在 360 nm 处测定 2-萘酚时,取消该浓度点。 |
水质 萘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1073-201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