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和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办的国产检测仪器设备质量提升与应用推广会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举行,全自动流动注射仪、液相原子荧光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等20余台国产检测仪器在当日集中亮相,向在场的所有人展示自己强大的功能。
此次会议旨在帮助质量稳定、性能好、能满足检验检疫工作需求的国产检测仪器走入检验检疫系统,给检验检疫系统的技术人员打开一扇了解国产检测仪器的窗户,为企业和检验检疫用户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助力企业质量提升
2015年,国家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的问题;在今年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和发展,质量发展迎来好时机,国产检测仪器也迎来了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产检测仪器的自主发展,国产检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和外观设计都有了很大提升,国产检测仪器的应用也在逐步推开。
“没有近距离接触国产检测仪器,终归不会深入对其了解。验证与综合评价让我们对国产检测仪器设备有了新的认知。”刘德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产检测仪器生产企业有找差距补不足的迫切需要,有通过验证与综合评价得到质量验证的期盼。”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侯建国曾强调,针对当前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面临的质量控制、分析测试、仪器仪表校准等困难,质检技术服务要面向需求和问题,下沉到企业生产一线,从源头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也要求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在帮扶活动过程中要突出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弄清企业需求,目标应简明扼要,要让人民群众听明白,对中小微企业真正有帮助。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实施的国产检测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为企业出具权威的验评数据,帮助企业发现不足、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服务内涵和能力。通过验评,清楚地看到了一些优秀的国产检测仪器已经能够较好满足检验检疫局的执法检测需求。例如,北京吉天仪器公司的全自动流动注射仪,能够完成在进出口饮用水中氟、氯、总硬度等指标的检测;北京海光的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能够完成食品中的金属形态分析;上海屹尧公司的微波消解仪,能够满足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需求。
对企业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质量提升了,订单也就相应增加了。
2014年,海光公司研发出第二代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2015年7月正式参与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2016年该仪器的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300%。
“我们拿到了客观的、公正的、权威的、全面的一个验评报告,这个验评报告分量很重,交给我们任何一个客户,他们都非常认可。”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说,“通过参加验证和评价活动,对我们的产品有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015年只卖了20多台,2016年我们销售了200多台,除了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之外,我们的产品也得到了改进,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产品也获得了2015年BCEIA金奖。应该说我们在验评活动中收获颇丰。”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的T9CS在分光光度计仪器里相对精度和测量准确度都比较高。
然而,好酒也怕巷子深。
2013年,T9CS分光光度计正式推向市场,不出意外地面临着推广难的问题。恰在此时,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禾得知了国产检测仪器验评项目,他立刻报名,积极参与。很快,验评工作的市场效果就开始显现出来了。获得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可后,T9CS分光光度计引起了质监系统国家计量院的关注,他们首先试用,又推广到了各省市的计量院。
从计量推广到教育,又从教育到环保、农业和食药……现在,大量国内高档药厂都使用了这个产品,带动了整个企业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品牌的提升。
促进行业标准制定
国产仪器长期以来都贴着“仿制”“跟进”的标签,随着国产仪器行业的进步,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科学仪器研制成果。但由于缺乏对应的检测标准,这些创新仪器只能用于科研工作,难以进入领域更广的检测市场。
为打破僵局,在国产检测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不仅认真细致地组织开展每一台仪器的验证与综合评价,同时积极思考将标准化引入验证与综合评价,用标准促进国产检测仪器的质量提升和发展。
随着口岸快速通关的要求不断增强,北京检验检疫局从工作需要出发,将目光投向便携式检测仪器,与企业联合开发了适用于西站铁路客运便携式食品检测设备,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些便携式检测仪器没有可依据的检测标准,只能用于监测,无法在执法把关工作中发挥作用。同时也敏锐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日益关注食品安全,政府、经营者不断采取措施,市场上国产便携式检测仪器不断涌现。但是国产便携式检测仪器没有检测标准,制约了仪器的推广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的使用急需规范化。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便携式检测仪器生产企业共同申请立项了《出口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等13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0月13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了便携式检测仪器标准制定研讨会,就标准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便携式检测仪器使用发展进行了研讨。目前,《水中六价铬的检测 便携分光光度法》《出口白酒中甲醇、乙醇、杂醇油的检测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出口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等7项标准已完成送审稿。
“首次建立了国家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分析化学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指南》,这是国产检测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用于指导和促进验评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该标准已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首次建立了《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实验室遴选方案》《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专家遴选方案》《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专家评议指南》等一系列工作规范,用于指导验证与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刘德平介绍道。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检验检疫工作的执法机关,使用的进口仪器较多。能来验评国产检测仪器相当难得,而且影响深远。”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认为,“这个验评项目搭建了一个制造端和用户端之间的平台,增加了用户对国产仪器设备的认识,也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了国产仪器企业向高端迈进的勇气和信心,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验评活动中,希望中国仪器仪表‘小散弱’的帽子能够早日摘掉!”
刘德平向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务实工作和国产检测仪器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促进国产检测仪器设备成果转化、助推国产检测仪器设备快速良性发展、增强国产检测仪器设备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铸就国产检测仪器进入加速发展快轨道。相信明天的国产检测仪器,会像今天众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一样,定将扬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