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制造”,大家会想到什么?是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还是贴身得体的服装?事实上,如果你对“中国制造”还停留在传统制造业上,那就片面了。如今,“中国制造”不断向“中国精造”发展,不断中国研发生产的电子芯片等高精尖科技产品开始直接冲击国际市场,中国在铁路交通等大型建设上拥有的技术更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体现我国技术实力的代名词。
10月25日,巴基斯坦首条地铁正式投入运营,并在一时间成为了当地的热门打卡地。而这条地铁同样是中巴友情的新见证,因为这条开启了巴基斯坦地铁时代的线路,从设计、制造、建设、到运维都是由中国参与并提供技术支持的。
毫无疑问,这次中国协助巴基斯坦建设地铁项目的举措,就是中国制造向世界展示中国技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这背后,是中国在轨道交通发展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也是在电力牵引、车厢制造、安全防护等核心技术上拥有的实力。
当然这也不是首次中国将自己的技术实力拥有支援其他国家了,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制造像世界展示强大的一面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将这种形式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去,比如科学仪器。
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说,我国并不缺乏高精尖的技术基础,甚至在每年大大小小的仪器展览上,也能看到不少出彩的中国制造的科学仪器,但是与此同时,大量粗制滥造、拿来主义的国产仪器也同样充斥市场。
自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企业都以自研、自产、自销作为发展的目标,同样,代理商和授权制造企业的存在也是丰富仪器产业链,打开低价市场的关键。私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摆脱面子工程。
前文中,我们反复提到的那些反面情况,它们几乎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让消费者相信他们很厉害,但是客观事实却是,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披着中国制造外衣,本质却是进口仪器的劣质仿造品。而更糟糕的是,正是因为这些产品,让原本强大的中国制造被误解,让消费市场不敢轻易接受国产仪器。
所以,私以为,在我们发展技术输出的同时,应该同时整治国内“拿来主义”的乱象,向世界展示中国技术,应该拒绝盲目的倾泻,而是有挑选的择优。这么做,不但利于中国制造树立更好的形象,也可以优化国内市场,让产品往更加优质、可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