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1.2kV)和3kV(Um=3.6kV)电缆;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40.5kV)电缆;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本部分为GB/T1270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本部分与GB/T12706.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内衬层材料的要求(见7.2.2,2008年版的7.1.2);
——修改了挤包内衬层的规定(见7.2.3和表9,2008年版的7.1.3和表8);
——修改了绕包内衬层的规定(见7.2.4,2008年版的7.1.4);
——修改了铜带屏蔽搭盖率的规定(见9.2.3,2008年版的9.2.3);
——修改了铅套标称厚度的计算公式(见第11章,2008年版的第11章);
——修改了铠装材料的规定(见12.2,2008年版的12.2);
——增加了粗圆金属丝的标称直径规定以及铠装下隔离套或内衬层标称厚度规定(见12.4、表10和12.6);
——修改了外护套厚度的规定(见13.3,2008年版的13.3);
——增加了铝合金导体的直流电阻要求(见15.2);
——修改了非金属护套的测量要求(见16.5,2008年版的16.5);
——增加了绕包带搭盖率和间隙率的测量(见16.10和16.11);
——增加了绕包内衬层和(或)包带垫层厚度测量(见16.12和18.4);
——修改了非金属护套的测量要求(见18.3,2008年版的18.2);
——修改了高温压力试验要求(见18.9.1,2008年版的18.7.1);
——修改了单根阻燃试验的要求(见18.16.1,2008年版的18.14.1);
——修改了成束阻燃试验的要求(见18.16.2,2008年版的18.14.2);
——修改了烟密度试验要求(见18.16.3,2008年版的18.14.3);
——修改了黑色聚乙烯护套碳黑含量测试的适用对象(见18.17.1,2008年版的18.15.1);——删除了热延伸试验负荷时间(见表14和表15,2008年版的表17和表22);
——增加了有一根小截面的三芯电缆的缆芯假设直径计算公式(见A.2.3);
——增加了规定值的修约规则(见B.3);
——增加了绕包搭盖率和间隙率的测量和计算(见附录C);
——增加了成品电缆交货长度和标志要求(见E.3.2和E.3.3);
——增加了无卤阻燃护套电缆安装时环境温度推荐(见E.4.1)。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502-1:2004《额定电压1kV(U==1.2kV)到30kV(Um=36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同时纳入AMD1:2009CSV修正案的内容,并在相应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双线(|)标示。
本部分与IEC60502-1:2004相比在结构上有一定变化,主要如下:
——按GB/T1.1-2009要求,调整了悬置段,增加了7.1、16.6.1、17.1、18.1、18.19.1和D.2.1使后续条款号顺延;
——按照提及顺序调整了表的编号,从表5开始本部分表格与IEC60502-1:2009表格的对应关系为表5对应表23、表6对应表5、表7对应表6、表8对应表7、表9对应表8、表10对应表9、表11对应表10、表12对应表11、表13对应表12、表14对应表17、表15对应表22、表16对应表13、表17对应表14、表18对应表15、表19对应表18、表20对应表19、表21对应表16、表22对应表20、表23对应表21;
——删除了11.1和11.2;
——增加了16.10、16.11、16.12、18.4、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