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如今,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
众所周知,科研成果就是要进入市场的,研究所的成果到真正转化为产品还需要继续走一段路。为此,一批批科学家前仆后继,付出了全部的生命与精力。也许知名度不高,但无愧于国之脊梁!
测绘仪器国产化倡导者:刘先林院士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作为测绘仪器国产化的倡导者,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以说,在我国发展测绘事业的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刘先林院士的心血。测绘仪器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必须不停地推出新产品,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刘先林院士表示,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航测技术每10年一次的飞跃,基本上都采用了自主创新的产品。
专注分子光谱事业:翁诗甫先生
翁诗甫先生长期从事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测试和分子光谱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分子光谱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开发了多种分子光谱测试新方法、新技术,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对我国分子光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他撰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多次再版。
精耕食品安全:吴永宁研究员
吴永宁研究员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重点实验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紧密结合我国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监管的需要,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及其机体负荷监控技术研究,发展化学污染物暴露组表征与评估技术。曾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微纳机器人之父: 福田敏男教授
国际机器人权威专家、“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特聘教授福田敏男。作为全球首位提倡微纳操作机器人的开拓者、领军者,“培养更好的科学家,踏实从事科研的人”,是福田敏男来到中国,除了科研之外,正在努力的事。世界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诞生于福田敏男的实验室,实现了单细胞原位特性表征,为癌症等重大疾病诊断与个性化诊疗开创了新技术。这些研究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被誉为未来高端医疗诊治机器人的代表。
国内磁共振设备:郑海荣研究员
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与装备是重大疾病诊断的核心设备依靠,却是我国医疗产业的薄弱领域,因此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把它确定为重点发展方向。2007年一回国,郑海荣就受命组建了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并着手高端磁共振技术的研发。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郑海荣领导的医学影像团队从无到有,已壮大到150多人,成为国内磁共振及超声成像技术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
工业时代的科技是现代科技,先进装备是国之重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科技创新是文明进步的源头,是文明发展的火车头。21世纪以来,科技已经成为决定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关键因素。聚焦到科学与科学家,对科学家付出应有的尊重与重视,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国效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要强大、人民生活要不断改善,必须依托于强大科技。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科学家拥有更多的财富和铁杆粉丝,让知识与创新更具备含金量,进而让科学流行起来。正值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致敬仪器界这些科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