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好,欢迎来到仪多多。请登录 免费注册
仪器交易网
0我的购物车 >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深度解读】GB/T 50854-2024“桩基工程”新旧规范变化分析

时间:2025-02-14    来源:    作者:仪多多     


附录C 桩基工程对比分析表

对比维度

GB500854-2013(旧版)

GB/T50854-2024(新版)

变化分析

C.1预制桩分类

分为"打桩"大类,包含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管桩、钢管桩

改为"预制桩"大类,细分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桩、空心桩、钢管桩、静钻根植桩

1.分类细化:新增"静钻根植桩"(010301004)

2.名称调整:"方桩/管桩"改为"实心桩/空心桩",更强调桩体结构

项目特征

预制桩特征含"桩倾斜度"

删除"桩倾斜度"

1.特征优化:去除施工工艺参数(如倾斜度),强化设计参数描述

钢管桩特征含"填充材料种类、防护材料种类"

新增"桩截面形式及尺寸"(实心桩)、"桩尖类型"(空心桩)、"扩底直径及高度"(静钻根植桩)

2.新增工艺参数:静钻根植桩增加扩底、水泥浆配比等特征,体现新技术应用


钢管桩删除"填充材料"特征,保留"刷防护材料"工作内容


计量单位

预制桩允许"m/根"双单位计量

预制桩统一为"m"单单位计量

1.单位简化:取消多单位选择,统一按设计图示长度或数量计量,减少争议

截桩头允许"m³/根"双单位

截桩头统一为"根"单单位计量

2.截桩头规则调整:旧版按体积计量易与实际施工差异大,新版按根计量更直观

工程量计算规则

预制桩按"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预制桩统一按"设计图示桩长"计算(不含桩尖)

1.规则统一:取消多规则并行,避免计量歧义

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按"桩长/体积/根"多规则计算

灌注桩统一按"设计截面面积×桩长"体积计算,扩大部分并入

2.扩大部分明确:灌注桩截面局部扩大体积需并入计算,更符合实际工艺

工作内容

预制桩含"打桩、接桩、送桩"

新增"工作平台搭设拆除、桩机竖拆移位"(所有预制桩)

1.施工流程细化:补充机械安拆及场地准备工作

钢管桩含"填充材料"

钢管桩删除"填充材料",增加"切割钢管、精割盖帽"

2.工艺更新:钢管桩取消填充材料,反映现代施工技术改进

截桩头不含"废料外运"

截桩头增加"废料外运、弃置"

3.环保要求:截桩头明确废料处理责任

新增项目

无静钻根植桩、钻孔压灌桩、声测管

新增:

1.技术迭代:静钻根植桩适应环保型桩基工艺

静钻根植桩(010301004)

2.检测要求:声测管单独列项,强化桩基质量管控

钻孔压灌桩(010302005)


声测管(010302007)


灌注桩调整

泥浆护壁成孔含"打桩场地硬化及泥浆池、泥浆沟"

删除场地硬化内容,新增"护筒埋设"

1.责任划分:场地硬化可能划入措施项目

沉管灌注桩含"复打"

沉管灌注桩明确"复打、空孔回填"

2.工艺规范:强调护筒埋设的计量归属,复打工序单独列示

条文结构

"打桩"与"灌注桩"分列两节

统一为"预制桩"和"灌注桩",删除"打桩"分类

逻辑优化:按桩体材料属性分类,取代施工工艺分类,更契合设计阶段计量需求

 一、分析预制桩和灌注桩在新旧版本中分类和命名变化原因(仅供参考)

(一)微型桩的统一命名

举例说明: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2018年第一批),微型桩由于一直没有专门的规范标准,分类命名缺少一致性。新规范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GB/T50941和现行行业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的命名原则,对微型桩进行了统一命名。

 

将俗称的树根桩称为微型灌注桩,并分别命名了微型注浆钢管桩、水泥土复合微型桩等。对于某些标准中所称的锚杆静压桩、坑式静压桩等,将微型桩概念归类为截面尺寸不大于300mm的预制桩。

(二)灌注桩的分类和形式

灌注桩按施工工艺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类型。钻孔灌注桩又细分为机械成孔法和手工成孔法,机械成孔法包括钻孔、旋挖、冲击钻等,手工成孔法包括人工挖掘、爆破等。灌注桩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按形状可分为圆柱形、锥形、变截面等;按施工方式可分为机械成孔法和手工成孔法。

(三)预制桩的分类和形式

预制桩按所用制作材料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木桩等。混凝土预制桩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等。预制桩按施工工艺可分为静力压入法、振动沉管法等。预制桩按截面形状可分为H型钢桩、工字型钢桩、管桩等。

(四)施工技术和应用

灌注桩和预制桩在施工技术和应用上也有所不同。灌注桩通常适用于地层变化较大的情况,适应性强,承载力稳定,但造价高、工艺复杂、工期长。预制桩则生产成本低、节约钢材、环保、承载力大、施工简单,但容易在饱和松散土中产生挤土效应。

二、新版工程量计算标准中新增的“静钻根植桩”、“钻孔压灌桩”和“声测管”项目的详细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仅供参考)

(一)静钻根植桩

1、静钻根植桩是一种新型桩基施工技术,结合了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扩底桩、SMW、预制桩等多种技术的优点。其施工工艺包括:

① 预钻孔:通过钻孔设备进行预钻孔,确保孔径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 扩底:在钻孔后进行扩底处理,增加桩端的承载面积。

③ 桩端水泥浆注入:在扩底后,将水泥浆注入桩端,形成稳定的桩端。

④ 桩周水泥浆注入:在扩底后,将水泥浆注入桩周,形成稳定的桩周。⑤ 植桩:将预制桩或复合配筋桩插入钻孔中,确保桩体与孔壁紧密接触。

2、技术要求包括:

① 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确保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② 水泥浆配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水泥浆,确保其强度和流动性。

③ 焊接质量:对于预制桩的焊接,需确保焊接质量,避免出现裂纹和变形。

④ 截桩操作:在植桩过程中,需注意截桩操作,确保截面平整。

⑤ 多余土方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土方需及时清理,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⑥ 桩机操作平台防护:确保桩机操作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⑦ 洞口防护:在施工过程中,需对洞口进行防护,避免因施工导致的洞口损坏。

(二)钻孔压灌桩

1、钻孔压灌桩是一种通过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并在钻孔过程中注入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形成桩基的技术。其施工工艺包括:

① 钻孔:使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确保孔径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 压灌混凝土:在钻孔过程中,通过压灌设备将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注入孔内,形成桩基。

③ 养护:在压灌完成后,对桩基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2、技术要求包括:

① 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确保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② 混凝土配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确保其强度和流动性。

③ 压灌设备:使用性能良好的压灌设备,确保压灌过程顺利进行。

④ 养护条件:确保养护条件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养护不当导致的桩基质量问题。

(三)声测管

1、声测管是一种用于检测桩基质量的工具,通过在桩基中插入声测管,利用声波检测桩基内部的缺陷和异常情况。其施工工艺包括:

① 安装声测管: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将声测管安装在预定位置,确保其位置准确。

② 检测:在桩基施工完成后,使用声波检测设备对声测管进行检测,获取桩基内部的详细信息。

③ 数据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2、技术要求包括:

① 声测管位置:确保声测管的位置准确,避免因位置偏差导致的检测误差。

② 检测设备:使用性能良好的声波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③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上一篇:桩基检测中的“同一条件”如何理...

下一篇: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大洗牌:数字化...

  • 手机多多
  • 官方微信订阅号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