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C分析仪)来测定。总有机碳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
市面上常见的总有机碳分析仪都有两大基本功能:
首先将水中的总有机碳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CO2;
第二,测试新产生的CO2.不同品牌和型号的TOC分析仪的区别在于实现这两大基本功能的方法不同。
常用的氧化技术有:燃烧氧化法、紫外线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氧化法;而对CO2的检测方法又分:非分散红外线检测,直接电导率检测以及选择性薄膜电导率检测。
使用UV灯照射待测水样,水会分解成羟基和氢基,羟基和氧化物结合会生成CO2和水,然后检测新生成的CO2即可计算出总有机碳含量。在使用紫外线氧化法时,通过添加二氧化钛,过硫酸盐等可以提高氧化能力。紫外线氧化法的优点是氧化效率高,保养简单,缺点是UV灯管需要定期更换。
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优势是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缺点是探测器需频繁校准,体积大及预热时间长,必须使用酸、催化剂和载气。
总有机碳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进样口、无机碳反应器、有机碳氧化反应器(或是总碳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非分光红外CO2分析器、数据处理部分。
高温差热分析仪主要测量与热量有关的物理、化学变化,如物质的熔点、熔化热、结晶与结晶热、相变反应热、热稳定性(氧化诱导期)、玻璃化转变温度。
高温差热分析仪特点
仪器升温控制系统,PID控温程序,控温精度高。系统采集试样过程中,根据输出信号大小自动变换量程。
完善的两路稳压、稳流气氛控制系统采用质量流量计控制,可以在实验中变换气体种类。
整个测量过程自动完成,并自动绘图,利用软件功能可完成DTA常规数据处理;特殊数据处理(DTA峰面积、热焓计算、动力学参数计算、数据比较、多种算法计算活化能、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较法测量比热等)。
用户能利用铟、锡、铅等试样对仪器的温度、差热、能量的准确性进行校正。
自动化控温软件功能强大而灵活,用户界面友好,具有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并能灵活的进行控温程序设定。
大屏幕液晶显示,实时显示仪器的状态和数据,两套测温电偶,一套电偶实时显示炉温(无论加热炉工作与否)另一套电偶显示工作时样品温度。
自主研发的气相色谱、质谱恒温接头、恒温带、恒温控制器:可充分保证焦油及各种反应气体的二次检测。
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技术参数:
1.温度范围:室温~1350℃
2.量程范围:0~±2000μV
3.DTA精度:±0.1μV
4.升温速率:1~80℃/min
5.温度分辨率:0.1℃
6.温度重复性:±0.1℃
7.温度控制:升温:程序控制可根据需要进行参数的调整
降温:风冷程序控制
恒温:程序控制恒温时间任意设定
8.炉体结构:炉体采用上开盖式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升降炉体,精度高,易于操作
9.气氛控制:内部程序自动切换
10.数据接口:标准USB接口配套数据线和操作软件
11.显示方式:24bit色7寸LCD触摸屏显示
12.参数标准:配有标准物,带有一键校准功能,用户可自行对温度进行校正
13.基线调整:用户可通过基线的斜率和截距来调整基线
14.工作电源:AC220V50Hz
高温差热分析仪特点:
1.仪器主控芯片采用Cortex-M3内核ARM控制器,运算处理速度更快,温度控制更精确。
2.采用USB双向通讯,操作更便捷。
3.采用7寸24bit色全彩LCD触摸屏,界面更友好。
4.采用铂铑合金传感器,更耐高温、抗腐蚀、抗氧化。
在DTA试验中,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 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他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