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理简介
液体闪烁计数器主要测定发生β核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尤其对低能β更为有效。其基本原理是依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荧光效应。首先是闪烁溶剂分子吸收射线能量成为激发态,再回到基态时将能量传递给闪烁体分子,闪烁体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出荧光光子。荧光光子被光电倍增管(PM)接收转换为光电子,再经倍增,在PM阳极上收集到好多光电子,以脉冲信号形式输送出去。将信号符合、放大、分析、显示,表示出样品液中放射性强弱与大小。
2. 主要功能
液体闪烁计数器虽以测定低能β放射性核素为主,但近几年来,随着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还开发出许多其它领域的测试功能。该仪器一次可测300个样,自动换样、显示、打印,有三个计数道,对3H计数效率大于60%,14C计数效率大于95%。
2.1 常用放射性核素测定
液闪计数器可用于3H、14C、32P、33P、35S、45Ca、55Fe、36Cl、86Rb、65Zn、90Sr、203Hg等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动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样品测定。
2.2 H number法猝灭校正
在测定样品放射性的同时,测出H#数值,可以直观的判断出该样品的猝灭程度。
2.3 两相检测
用于检测含水放射性样品与闪烁液的分相问题,以避免由此而引起的计数效率下降。
2.4 自动猝灭补偿(AQC)
通过较佳的窗口等条件设置,以期使猝灭样品达到较高的计数效率。
2.5 随机符合监测(RCM)
可用于监测制样过程中化学发光引起的单光子事件的假计数,可以从测定结果中扣除。
2.6 能谱寻找与分析
此功能对未知核素的β能谱定位与分布做出可靠准确的测量,为道宽设置提供依据。
2.7 单光子监测(SPM)
可用于生物发光与生物中单光子事件的测定。
2.8 半衰期校正
对于短半衰期核素可校正出放射性强度与时间的关系。给出现存放射性强度的量。
2.9 双标与三标记测定
通过设置不同道宽等条件,测定同一个样品中的双标记或三标记放射性,区分出各个标记的放射性强度。
3. 应用
液体闪烁计数器主要用于探测一些低能β核素示踪原子的放射性样品,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考古与地质构造等领域科研工作中的核素示踪与核辐射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利用3H、14C、32P等放射性核素进行体内或体外标记,研究细胞生物体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代谢及其转化途径。尤其在核酸分子标记及分子杂交、探针制备等方面应用更为广泛。
3.2 生物医学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动物或人体内激素等微量活性物质,研究动物和人体体内内分泌和其它生理代谢行为。
3.3 动植物营养
通过对大量或微量元素标记测定,研究动物、植物对营养元素、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率、生理代谢及其缺素症,为研究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3.4 环境科学
利用标记示踪原子,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体系的行为、去向和污染程度,包括用于重金属和农药等污染研究,以及在环境中水体、大气、土壤、居室内放射性天然背景值的监测。
3.5 生物体中发光测定
利用单光子监测了测定生物体内发光与单光子事件和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尘埃粒子计数器是测试空气尘埃粒子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专用仪器,由显微镜发展而来,经历了显微镜、沉降管、沉降仪、离心沉降仪、颗粒计数器、激光空气粒子计数器、凝结核粒子计数器、多通道多功能粒子计数器等过程;
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注意事项:
1、当入口管被盖住或被堵塞,不要启动计数仪;
2、应该在洁净环境下使用,以防止对激光传感器的损伤;
3、禁止抽取含有油污、腐蚀性物质的气体,也不要测有可能产生反应的混合气体(如氢气和氧气)。
这些气体也可能在计数器内产生爆炸。测这些气体需与厂家为取得更多的信息;
4、没有高压减压设备(如高压扩散器)不要取样压缩空气,所有的计数器被设计用于在一个大气压下操作。
仪器的工作位置和采样口应处于同一气压和同一温湿度环境下,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5、水,溶液或其它液体都不能从入口管进入传感器;
6、粒子计数器主要用来测试净化车间干净的环境,当测的地方有松散颗粒的材质,灰尘源,喷雾处时,须保持距进口管至少十二英寸远。以免以上的颗粒及液体污染传感器及管路;
7、取样时,避免取样从计数器本身排出来的气体所污染的气体;
8、在连接外置打印机或连接外接温湿度传感器时,需先关掉计数器;当执行打印操作时,打印机上须有打印纸,否则会损伤打印头;
9、在搬运时,应轻搬轻放,少受振动、冲击。特别是对于台式的粒子计数器,更加要小心,以免损坏内部元件。
目前广泛应用于为各省市药检所、血液中心、防疫站、疾控中心、质量监督所等机构、电子行业、制药车间、半导体、光学或精密机械加工、塑胶、喷漆、医院、环保、检验所等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
手持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被广泛的使用在无尘车间内,用来测试无尘车间的洁净等级,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测试的数据准确无误呢?如何正确的使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呢? 1、检测仪器的选用 对净化车间内的洁净度的测量,可以采用净化工程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但目前用得较多的为光散射粒子计数器。由于此种粒子计数器在使用中可以对室内空气的含尘量进行自动、连续、及时地对应测量,并且可以直接显示瞬时的含尘浓度,也可以对不同粒径的含尘浓度进行测量,使用简单、方便、及时、灵活。计数器大体上可分这两种类型:一种是照射系统光轴与检测系统光轴交叉布置的侧向散射型;另一种是两光轴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前向散射型。 2、净化车间洁净度检测时,使用光散射粒子计数器的取样量 关于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时的空气取样量,在国标GBJ73-84中规定:对于1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1L,对于1000~100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0.3L,对于100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0.1L。 对于100级净化车间,宜采用大流量粒子计数器进行测试。如果不具备,也应采用每次采样量不小于1L的粒子计数器。 在对净化车间进行洁净度检测时,尽管规定了空气的最小采样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在保证最小采样量前提条件下,根据已有的检测设备,尽量采用大流量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3、检测点的布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对净化车间进行洁净度检测时,检测点应为距室内地坪1.00m的水平面内;对于单向流型净化车间测点总数应不小于20点,测点间距为0.5-2.0m。水平单向流测点仅布置在第一净化车间工作区内;非单向流净化车间按净化车间面积小于或等于50㎡布置5个测点。 4、关于等动力采样的问题 所谓等动力采样就是在检测时,粒子的计数器的采样管的入口方向与被采样的单向气流方向相一致,而且空气进入取样管入口的平均速度与该位置单向气流的平均速度相同。 因为对净化车间的检测我们主要关心两种粒径,即0.5um和5um。非等动力采样对于≤0.5um的粒子影响不大。如果取样空气用于计算大于或等于0.5um的粒径浓度,如果这些粒子不受非等动力条件的影响,则计算结果也不受影响。因此,净化车间区域内的非等动力取样仅对大于或等于0.5um粒子才有意义。 5、净化车间内洁净度的检测 按照上述方法在洁净室内布好测点,选择好所使用的、并已经过校正的尘埃粒子计数器,同时绘制净化车间内测点平面布置图,并进行测点编号,以备检测时做记录。检测时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其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净化车间,采样口宜向上,使采样口处的气流速度尽可能接近室内的气流速度。同时应注意采样管口必须干净,连接处不得有渗漏现象,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仪器的允许长度,如果无规定时,不宜大于1.5m。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但各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在测试仪器稳定运行条件下,每次测定数据均应记录在记录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