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ECD工作原理十分复杂,这是因为在ECD分析过程中: 1、杂质的形式太多,含量也不同,在各种情况下又是变化的,这些杂质在气相色谱仪ECD信息中所占比重尚不清楚; 2、正离子由于空间电荷扩散而损失的速率,以及这些正离子在气相色谱仪ECD电流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十分清楚; 3、对于特定的池体结构,对各种池反应现象的影响,以及改变池结构所引起的附加变化程度,还有待于实践总结。 鉴于以上原因有时同一台仪器分析的结果也常出现差别,所以人们常称气相色谱仪ECD是最容易引起误会的一种检测器。实践证明:在操作ECD之前,熟悉它的工作基本原理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掌握了它的规律性,常规操作可能会比TCD或FID还要简单一些。
高效气相色谱仪分析中,如果怀疑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判断方法如下:
一、高效气相色谱仪在40~50℃保持8h或以上。
二、运行一个空白分析(开启GC但不进样)。
三、收集空白分析的色谱图。
四、第一个空白分析完成以后立即开始第二次,二者间隔时间不要超过5min。
五、收集第二次空白分析的色谱图,并与第一次的图谱进行比较。
1、假如在第一次的色谱图中包含了大量色谱峰且基线不稳定,通常表明毛细管柱被污染(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
2、假如两次色谱峰图都包含重大量噪音或基线漂移,通常表明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
3、假如两次色谱峰图都包含少数色谱峰或基线漂移微小,可以假定进样器或载气比较干净。
1、分析对象的区别 GC:适于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低的样品;但对高沸点、挥发性差、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高聚物的样品,尤其对大多数生化样品不可检测占有机物的20% HPLC:适于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包括有机介质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对分子量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的生化样品及高分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用途广泛,占有机物的80% 2、流动相差别的区别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有相互作用。 HPLC:流动相为液体,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能提高柱的选择性、改善分离度,对分离起正向作用。且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改变流动相极性和pH值也对分离起到调控作用,当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也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3、操作条件区别 GC:加温操作 HPLC: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