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移液管控制器可控制移液量而无需紧盯液面多次反复操作,V型操作,不仅可减少操作空间,更能省力工作不易疲劳。罗恩移液管控制器是罗恩公司专门针对移液管操作而设计的旋转式电子控制器。
罗恩移液管控制器性能特点如下:
1、罗恩移液管控制器使用按键操作,稳定移液,无需紧盯液面;
2、360°旋转,移液角度随意调,无需刻意抬高手臂;
3、轻触按键,轻巧机身,操作更省力;
4、V型移液,符合人体工学;
5、6个预设程序,组合移液、常用操作快速切换;
6、罗恩移液管控制器应用大屏幕,移液信息更清晰;
7、罗恩移液管控制器使用聚合物锂电池,使用更持久;
8、边充电边使用,无需担忧工作中断。
罗恩移液管控制器具有以下五大模式:
一、 定量移液--吸多少排多少,吸液10ml排液10ml。常用于一般操作,定量吸取废液,无需紧盯液面或屏幕。
二、 手动移液--手动控制吸多少排多少,可实时显示吸液量、排液余量。 适用于不定量液体的移取,可灵活吸取上清液或沉淀物。
三、 等量分液--一次吸入全部液体,分数次排出。如一次吸入10ml,分 5次排出,每次排液2ml。适用于重复性操作。
四、 抽样移液--数次抽取等量液体,一次全部排出。如抽样4次,每次抽 取2ml,排液时排出8ml。适用于试剂制备、成份调配等操作。
五、 混合移液--活塞匀速上下运动,移液管内的液体自动吸入、排出,重 复多次,实现液体均匀混合稀释。适用于液体稀释。
武汉集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15年,致力于为您度身定制系统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是华中地区规模型实验室服务一站式供应商,已为超过5000个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
罗恩移液管控制器可控制移液量而无需紧盯液面多次反复操作。V型操作,不仅可减少操作空间,更能省力工作不易疲劳。罗恩移液管控制器是罗恩公司专门针对移液管操作而设计的首款旋转式电子控制器。
罗恩移液管控制器产品特点如下:
按键操作,稳定移液,无需紧盯液面;
360°旋转,移液角度随意调,无需刻意抬高手臂;
轻触按键,轻巧机身,操作更省力;
V型移液,符合人体工学;
罗恩移液管控制器具有6个预设程序,组合移液、常用操作快速切换;
大屏幕,移液信息更清晰;
聚合物锂电池,使用更持久;
边充电边使用,无需担忧工作中断。
罗恩移液管控制器的五大模式:
1、 定量移液--吸多少排多少,吸液10ml排液10ml。常用于一般操作,定量吸取废液,无需紧盯液面或屏幕。
2、 手动移液--手动控制吸多少排多少,可实时显示吸液量、排液余量。 适用于不定量液体的移取,可灵活吸取上清液或沉淀物。
3、 等量分液--一次吸入全部液体,分数次排出。如一次吸入10ml,分 5次排出,每次排液2ml。适用于重复性操作。
4、 抽样移液--数次抽取等量液体,一次全部排出。如抽样4次,每次抽 取2ml,排液时排出8ml。适用于试剂制备、成份调配等操作。
5、 混合移液--活塞匀速上下运动,移液管内的液体自动吸入、排出,重 复多次,实现液体均匀混合稀释。适用于液体稀释。
武汉集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适合国内的实验室仪器,致力于为您度身定制系统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是华中地区规模型实验室服务一站式供应商,已为超过5000个企事业单位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
控制器分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
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
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
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
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
具体对比如下: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逻辑电路构成,完全靠硬件来实现指令的功能
工作原理
电磁吸盘控制器:
交流电压380V经变压器降压后,经过整流器整流变成110V直流后经控制装置进入吸盘此时吸盘被充磁,退磁时通入反向电压线路,控制器达到退磁功能。
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工作在两种模式之下。一种是巡检模式,另一种是识别模式。
在巡检模式下,控制器不断向读卡器发送查询代码,并接收读卡器的回复命令。
这种模式会一直保持下去,直至读卡器感应到卡片。当读卡器感应到卡片后,读卡器对控制器的巡检命令产生不同的回复;
在这个回复命令中,读卡器将读到的感应卡内码数据传送到门禁控制器,使门禁控制器进入到识别模式。
在门禁控制器的识别模式下,门禁控制器分析感应卡内码,同设备内存储的卡片数据进行比对,并实施后续动作。
门禁控制器完成接收数据的动作后,会发送命令回复读卡器,使读卡器恢复状态,同时,门禁控制器重新回到巡检模式。
运动控制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
国内的运动控制器大致可以分为3类:
第1类是以单片机等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的运动控制器。这类运动控制器速度较慢、精度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只能在一些低速运行和对轨迹要求不高的轮廓运动控制场合应用。
第2类是以专用芯片(ASIC)作为核心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器,这类运动控制器结构比较简单,大多只能输出脉冲信号,工作于开环控制方式。
由于这类控制器不能提供连续插补功能,也没有前馈功能,特别是对于大量的小线段连续运动的场合不能使用这类控制器。
第3类是基于PC总线的以DSP或FPGA作为核心处理器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
这类开放式运动控制器以DSP芯片作为运动控制器的核心处理器,以PC机作为信息处理平台,运动控制器以插件形式嵌入PC机,即“PC+运动控制器”的模式。
这样的运动控制器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运动轨迹控制准确,通用性好的特点。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运动控制卡需要插入计算机主板的PCI或者ISA插槽,因此每个具体应用都必须配置一台PC机作为上位机。这无疑对设备的体积、成本和运行环境都有一定的限制,难以独立运行和小型化。
数据缓冲:
由于I/O设备的速率较低而CPU和内存的速率却很高,故在控制器中必须设置一缓冲器。
在输出时,用此缓冲器暂存由主机高速传来的数据,然后才以I/O设备所具有的速率将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给I/O设备;
在输入时,缓冲器则用于暂存从I/O设备送来的数据,待接收到一批数据后,再将缓冲器中的数据高速地传送给主机。
差错控制:
设备控制器还兼管对由I/O设备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差错检测。若发现传送中出现了错误;
通常是将差错检测码置位,并向 CPU报告,于是CPU将本次传送来的数据作废,并重新进行一次传送。这样便可保证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数据交换:
这是指实现CPU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对于前者,是通过数据总线,由CPU并行地把数据写入控制器,或从控制器中并行地读出数据;
对于后者,是设备将数据输入到控制器,或从控制器传送给设备。为此,在控制器中须设置数据寄存器。
状态说明:
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控制器应记下设备的状态供CPU了解。
例如,仅当该设备处于发送就绪状态时,CPU才能启动控制器从设备中读出数据。
为此,在控制器中应设置一状态寄存器,用其中的每一位来反映设备的某一种状态。当CPU将该寄存器的内容读入后,便可了解该设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