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好,欢迎来到仪多多。请登录 免费注册
仪器交易网
0我的购物车 >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环境试验设备-性能指标解析 环境试验设备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时间:2020-09-15    来源:仪多多仪器网    作者:仪多多商城     

环境试验设备的指标项目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对这些这些做一下简单的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温度指标
1)温度范围:
  是产品工作室能耐受和(或)能达到的极限温度。通常含有能控制恒定的概念,应该是可以相对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极值。一般温度范围包括极限高温和极限低温。
  纯高温箱温度范围比较简单,低温一般在常温适当加10~50℃左右,高温在200、300、400℃等标称温度。
  高低温箱极限高温欧美产品标称+180℃左右,估计从密封材料;日台产品标称+150℃,应该是温场指标(偏差等)能普遍满足的可靠指标;技术协议其实可签到+130℃左右,从保温材料。当然,根据用户要求,绝大多数公司技术协议指标可以签到+180℃,但是否能进行极限温度试验得进行实物验证。个人建议如果没有必要,高温在130℃较合适。
  极限低温主要根据制冷能力及制冷方式决定,这里仅介绍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配置的指标。通常单极制冷的极限能力为-45℃,一般指标定在-40℃;覆叠制冷的极限能力理论上虽然可达-82℃,但考虑到-70℃以下制冷量太小,一般指标定在-70℃。由于有用户不用使用较低的温度,大部分公司会推出配置性价比较高的-20℃甚至0℃指标。至于台资的每10℃一个档次的样本指标,我认为是台式的商业忽悠,当然在技术上还是有区别的
2)温度波动度
  这个指标又叫温度稳定度,控制温度稳定后,在给定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一点的zui高和zui低温度之差。这里有个小小的区别“工作空间"并不是“工作室",是大约工作室去掉离箱壁各自边长的1/10的一个空间。这个指标考核产品的控制技术。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1℃或±0.5℃。
  有的公司为了标榜控制技术有标称±0.2℃的,其实温度试验控制温度波动度达不到±0.3℃以内下面的温度均匀度和温度偏差很难合格;湿度试验控制温度波动度达不到±0.1℃湿度稳定会很困难。
  要注意如空气老化试验箱等也有温度稳定度指标,但不是一个概念。
3)温度均匀度
  旧标准称均匀度,新标准称梯度。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的zui大值。这个指标比下面的温度偏差指标更可以考核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好多公司的样本及方案刻意隐藏此项。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
  但客观地说,纯高温试验箱要求在200℃以上仍保持均匀度≤2℃对用户也是不经济的。
4)温度偏差
  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温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它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虽然新旧标准对此指标的定义和称呼相同,但检测已有所改变,新标准更实际,更苛刻一点,但考核时间短点。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纯高温试验箱200℃以上可按实际使用温度摄氏度(℃)±2%要求。
  台资的指标中没有大陆称呼的温度均匀度和温度偏差,近似的是温度分布均匀度,英文单词也不同,样本指标为±0.5℃、±1℃、±1.5℃等。希望对台标了解的朋友解释一下。
5)温度变化速率
  这是一个考核产品配置容量的指标,各公司给出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有升降温速度、升降温时间、加热制冷能力等,升降温区间也不统一。当然其中的猫腻也zui丰富。中国可靠性网。
  一般对温度变化不做要求的用户,主要明确从常温达到极限低温的时间即可,虽然大如广爱也玩点猫腻(严格说是专业),差个3~5分钟也无所谓。
  对于有温度变化要求的试验,在订购试验箱时,用户zui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签署技术协议时,要求首先明确带载测试,然后将试验样品的体积、尺寸、重量、基本材质构成及可能的zui大发热量等指标全列上,还将相关试验标准的有关温度变化的起始及终了温度点、过程描述变温曲线全写上,使供应商无空子可钻。千万不要将样本指标作为协议指标,因为样本指标的解释权在供方,按刚修订的国家标准温度变化速率的测试一是空载,二是计算时掐头去尾还可以打八折(想起了侯宝林的相声卖布),即便是富奇ACS等样本指标非专业人员也非常难读。
(二)湿度指标(一般行业的空气湿度指标以相对湿度给出)
1)湿度范围
  指产品工作室能耐受和(或)能达到的极限湿度。由于湿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湿度范围是一个两元范围。因此各公司的样本会出一个温湿度覆盖图表,这个覆盖图表宣示供应商在温湿度控制上的技术实力,当然也有相当多的周老虎。
  作为用户,主要关心自己需要的湿度点能不能长期稳定就行了,不需要去对比各公司的覆盖图,除非覆盖不上用户需要的湿度点。一般配降温除湿系统的产品,即湿度范围会有小于75%RH部分的,湿度稳定性覆盖能力等会好点。有自动控制制冷系统工作功能的,在做高温高湿试验时不会出现长时间(讲天数)运行而产生温漂的现象。
2)湿度偏差
  温湿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它点的相对湿度的平均值之差。一般地,大陆产品标准在湿度方面只有这个指标。
  这个指标国家产品标准要求+2/-3%RH,通常标注±3%RH。由于低湿的偏差会大一点,且国家标准不包括低湿部分,有加注±5%RH(≤75%RH)的。
  其实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产品在覆盖图表范围能满足这个指标,可以证明产品在湿度方面的控制及配置是合适的。
(三)其它
1)风速
  由于载荷的不同,工作空间内的平均风速是不同的,考核指标并不能对实际试验产生定量说明,除非试验标准有要求,一般不需要特别提出。
2)噪音
如果是没有制冷系统的高温试验箱或湿热试验箱,可以不重视这个指标,产品运行不会有多大噪音。
一般国家标准规定湿热箱噪音≤75dB,高低温箱噪音≤80dB,这个标准仅能保证人体能接受,但不能满足办公室放置需求。
如果产品是放置在人员办公区或不能与人员办公区有效隔音的场所,一定要有要求。静音产品价格较高,对中低端用户来说性价比不理想。个人建议把噪音指标定在制冷系统不大的产品≤70dB,制冷系统较大的产品≤73dB,用户布置使用场地时再进行适当隔音较合适。



    环境试验设备品种繁多,但使用广泛的环境试验设备为高温、低温、湿热试验箱,而现今比较流行是集合了高温、低温、湿热为一体的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它的修理难度较其它环境试验设备大,且具有代表性。


    下面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为例,谈一谈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构造及一些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一)常见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构造


    试验人员除正确按操作规程操作,还应该对其结构有所了解。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由箱体、风循环系统、制冷系统、加温系统和控湿系统组成。风循环系统一般采用可调节送风方向的结构;加湿系统有采用锅炉加湿的和表面蒸发二种;降温、去湿系统采用空调工况制冷结构;


    加热系统采用电热鳍片加热和电炉丝直接加热二种结构;温湿度测试方法采用干湿球测试方法,也有用湿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方法;控制和显示操作界面采用温湿度分开独立和温湿度组合控制器等方式。


    (二)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一些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在高温试验中,如温度变化达不到试验温度值时,可以检查电器系统,逐一排除故障。如温度升得很慢,就要查看风循环系统,看一下风循环的调节挡板是否开启正常,反之,就检查风循环的电机运转是否正常。


    如温度过冲厉害那么就需要整定PID的设置参数。如果温度直接上升,过温保护,那么,控制器出故障,须更换控制仪表。


    2.低温达不到试验的指标,那你就要观察温度的变化,是温度降的很慢,还是温度到一定值后温度有回升的趋势,前者就要检查一下,做低温试验前是否将工作室烘干,使工作室保持干燥后再将试验样品放入工作室内再做试验,工作室内的试验样品是否放置的过多,使工作室内的风不能充分循环,在排除上述原因后,就要考虑是否是制冷系统中的故障了,这样就要请厂家的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后者的现象是设备的使用环境不好所致,设备放置的环境温度,放置的位置(箱体后与墙的距离)要满足要求(在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中都有规定)。


    3.在做湿热试验中,出现实际湿度会达到100%或者实际湿度与目标湿度相差很大,数值低得很多,前者的现象:可能是湿球传感器上的纱布干燥引起,那就要检查湿球传感器的水槽中是否缺水,水槽中的水位是由一水位控制器自动控制的,查水位控制器供水系统是否供水正常,水位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


    另一种可能就是湿球纱布因使用时间长,或供水水质纯净度的原因,会使纱布变硬,使纱布无法吸收水份而干燥,只要更换或清洗纱布即可排除以上现象。


    后者的现象主要是加湿系统不工作,查看加湿系统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内是否有一定的水量,控制加湿锅炉水位的水位控制是否正常,加湿锅炉内的水位是否正常。如以上一切都正常,那就要检查电器控制系统,这要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设备在试验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时,控制仪表上出现对应的故障显示提示并有声讯报警提示。


    操作人员可以对照设备的操作使用中的故障排除一章中快速检查出属于哪一类故障,即可请专业人员快速排除故障,以确保试验的正常进行。


    其它环境试验设备在使用中还会有其它的现象,那就要具体现象,具体分析和排除。


    环境试验设备还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定期清理,对于活动部件应按说明书加油润滑,电器控制系统定期维护检查等等,这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试验设备中制冷系统上的配件配置

  时间:2012-02-17

  环境试验设备中制冷系统上的配件配置,有的公司制冷系统配置林林总总,书上有的配件必定全配上。其实有必要将所有配件全配上吗?全配上一定有利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分析吧!

  油分离器可以使从压缩机排气口带出的大部分压缩机润滑油回流,小部分的油要通过系统的循环才能跟制冷剂一起由压缩机吸气口回流,如果系统回油不畅会在系统中逐渐集油,仍然会造成换热效率下降,压缩机缺油等故障。相反,对于如R404a等与油微溶的制冷剂,过油分离器会增加制冷剂溶油的饱和度。对于大型系统,由于系统管路较粗,一般回油比较流畅,且油量较多,配油分离器是比较合适的,而小型系统,系统回油的畅通是油路的关键,油分离器的作用不大。

  积液器是使制冷系统中未冷凝的制冷剂不进入或少进入循环系统,提高换热效率,但同时会带来制冷剂充注量增加,冷凝压力偏低的问题。对于小型系统,循环流量不大,完全可以通过管路加工工艺达到积液的目的。

  蒸发压力调节阀一般用于除湿系统,控制蒸发温度,使蒸发器不结霜。但在单极循环系统中,使用蒸发压力调节阀就要接制冷回气电磁阀,使管道结构复杂,不利于系统流畅。目前绝大部分试验箱不配蒸发压力调节阀。

  热交换器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冷凝的制冷剂过冷,在管路中减少提前气化量,二是可以使回气制冷剂充分气化,减少液击风险,三是可以提高系统功效。但是热交换器的接入使系统走管复杂化,如果管路布置不讲究工艺会增加管损。不利于小批量生产的公司产品配置。

  由于系统使用于多个循环支路,在未工作的循环支路回气口加装止逆阀,防止制冷剂回流到未工作的循环空间积聚。管路中如果是气态积聚不影响系统工作,要考虑的是防止液态积聚。因此并非所有分回路都要加装止逆阀。

  对具有变工况特性的环试设备的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是避免液击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可以适当调节制冷量。但是气液分离器同时也切断了系统回油,因此安装气液分离器必须安装油分离器。对于泰康全封闭压缩机组成的机组,由于回气口内有适当的缓冲空间,可以起到一定的气化作用,因此可以省略气液分离器。对于安装空间有限的机组可以设置热旁路来气化过剩回液。

  冷量PID控制在运行节能方面效果显著,不仅如此,在热平衡方式温场指标相对较差的常温(20℃左右)段,冷量PID控制的系统能做到理想的指标;在恒温恒湿方面也可以体现不俗的效果,因此冷量PID控制已经是环试产品制冷系统较的技术。冷量PID控制分时间比例和开度比例两种,时间比例是控制制冷电磁阀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断合的比,开度比例是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导通量。

  但是在时间比例控制中,电磁阀的寿命是个瓶颈,目前市面上较好的电磁阀按估算,寿命也不过3~5年,因此需要计算一下维护成本是否低于节能降耗。开度比例控制中电子膨胀阀目前价格较高,且市面上配购不方便,由于也是动态平衡,同样涉及寿命问题。




上一篇:盐雾腐蚀试验箱的试验程序 盐雾...

下一篇:2021全站仪快速架设技巧,详...

  • 手机多多
  • 官方微信订阅号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