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 可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学中,很多结构也具有双折射性,这就需要利用偏光显微镜加以区分。在植物学方面,如鉴别纤维、染色体、纺锤丝、淀粉粒、细胞壁以及细胞质与组织中是否含有晶体等。在植物病理上,病菌的入侵,常引起组织内化学性质的改变,可以偏光显微术进行鉴别。在人体及动物学方面,常利用偏光显微术来鉴别骨骷、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今天介绍一下有关偏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1、生物领域:在生物体中,不同的纤维蛋白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使用偏光显微镜可得到这些纤维中分子排列的详细情况。如胶原蛋白、细胞分裂时的纺缍丝等。
2、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材料鉴定:如淀粉性质鉴定、药品成分鉴定、纤维、液晶、DNA晶体等。
3、地矿分析:如种矿物及结晶体的分析。
4、医学分析:如结石、尿酸晶体检测、关节炎等。
偏光显微镜基本工作原理:
一、单折射性与双折射性:
光线通过某一物质时,如光的性质和进路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这种物质在光学上就具有“各向同性”,又称单折射体,如普通气体、液体以及非结晶性固体;若光线通过另一物质时,光的速度、折射率、吸收性和偏振、振幅等因照射方向而有不同,这种物质在光学上则具有“各向异性”,又称双折射体,如晶体、纤维等。
二、光的偏振现象:
光波根据振动的特点,可分为自然光与偏振光。自然光的振动特点是在垂直光波传导轴上具有许多振动面,各平面上振动的振幅分布相同;自然光经过反射、折射、双折射及吸收等作用,可得到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波,这种光波则称为“偏光”或“偏振光”。
三、偏光的产生及其作用:
偏光显微镜重要的部件是偏光装置——起偏器和检偏器。过去两者均为尼科尔(Nicola)棱镜组成,它是由天然的方解石制作而成,但由于受到晶体体积较大的限制,难以取得较大面积的偏振,偏光显微镜则采用人造偏振镜来代替尼科尔梭镜。人造偏振镜是以硫酸喹啉又名Herapathite的晶体制作而成,呈绿橄榄色。当普通光通过它后,就能获得只在一直线上振动的直线偏振光。偏光显微镜有两个偏振镜,一个装置在光源与被检物体之间的叫“起偏镜”;另一个装置在物镜与目镜之间的叫“检偏镜”,有手柄伸手镜筒或中间附件外方以便操作,其上有旋转角的刻度。从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两个偏振镜时,如果起偏镜与检偏镜的振动方向互相平行,即处于“平行检偏位”的情况下,则视场较为明亮。反之,若两者互相垂直,即处于“正交校偏位”的情况下,则视场完全黑暗,如果两者倾斜,则视场表明出中等程度的亮度。由此可知,起偏镜所形成的直线偏振光,如其振动方向与检偏镜的振动方向平行,则能完全通过;如果偏斜,则只以通过一部分;如若垂直,则完全不能通过。因此,在采用偏光显微镜检时,原则上要使起偏镜与检偏镜处于正交检偏位的状态下进行。
四、正交检偏位下的双折射体:
在正交的情况下,视场是黑暗的,如果被检物体在光学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单折射体、,无论怎样旋转载物台,视场仍为黑暗,这是因为起偏镜所形成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不发生变化,仍然与检偏镜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缘故。若被检物体具有双折射特性或含有具双折射特性的物质,则具双折射特性的地方视场变亮,这是因为从起偏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进入双折射体后,产生振动方向不同的两种直线偏振光,当这两种光通过检偏镜时,由于另一束光并不与检偏镜偏振方向正交,可透过检偏镜,就能使人眼看到明亮的象。光线通过双折射体时,所形成两种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依物体的种类而有不同。
双折射体在正交情况下,旋转载物台时,双折射体的象在360°的旋转中有四次明暗变化,每隔90°变暗一次。变暗的位置是双折射体的两个振动方向与两个偏振镜的振动方向相一致的位置,称为“消光位置”从消光位置旋转45°,被检物体变为最亮,这就是“对角位置”,这是因为偏离45°时,偏振光到达该物体时,分解出部分光线可以通过检偏镜,故而明亮。根据上述基本原理,利用偏光显微术就可能判断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和各向异性双折射体、物质。
五、干涉色:
在正交检偏位情况下,用各种不同波长的混合光线为光源观察双折射体,在旋转载物台时,视场中不仅出现最亮的对角位置,而且还会看到颜色。出现颜色的原因,主要是由干涉色而造成当然也可能被检物体本身并非无色透明、。干涉色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双折射体的种类和它的厚度,是由于相应推迟对不同颜色光的波长的依赖关系,如果被检物体的某个区域的推迟和另一区域的推迟不同,则透过检偏镜光的颜色也就不同。
透射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可供广大用户进行透射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
广泛应用于地质、化工、医疗、药品等领域的研究与检验,也可进行液态高分子材料,生物聚合物及液晶材料的晶相观察,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进行研究与教学的理想仪器。
技术特点:
铰链式三目观察镜筒、单视度可调;
技术参数:
光学放大倍数:40~1000X、40~600X;
目镜:大视野WF10X(Φ18mm)、分划目镜10X (Φ18mm),0.10mm/格;
PM-12A无应力平场消色差物镜(盖玻片0.17mm)PL/POL:4X/0.1017.94工作距离、10X/0.258.8、40X/0.65 .56(弹簧)、100X/1.25 .36(弹簧、油);
PM-12B无应力平场消色差物镜(无盖玻片)PLLPOL:4X/0.12/17.9工作距离、10X/0.258.8、40X/0.603.73(弹簧)、60X/0.751.34(弹簧);
目镜筒:三目镜,倾斜30度,可进行100%透光摄影;
透射照明:
可360度旋转起偏器、有0、90、180、270四个读数,卤素灯照明适用的带视场光栏集光器;
光源6V20W卤素灯亮度可调,N.A.1.25可上下升降的阿贝聚光镜、带可变光栏;
调焦机构:粗微动同轴调焦, 微动格值:2μm,带锁紧和限位装置;
转换器:四孔(物镜中心位置可调);
载物台:旋转式载物台,直径:Φ150mm,360度等分刻度,游标格值6',中心可调,带锁紧装置;
中间接筒:带刻度和游标的内置推入式检偏器, 可自由切换正常观察与偏光观察,90°旋转,游标格值12';
中间接筒:推入式勃氏镜,中心可调;
中间接筒:λ补偿器;
中间接筒:λ/4补偿器;
中间接筒:石英锲补偿器;
上一篇:氢气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
下一篇:冷热冲击试验箱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