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定性
用已知物和直接对照法定性,这是一种相对可靠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
2)相对保留值
3)已知物增加峰高法
4)双柱货双体系
实验表明,各类同系物在两根不同柱上的Vg值有如下关系:
式中:VgI表示在柱I上的比保留体积;VGII表示在柱II上的比保留体积;A1与C1为常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同系物在两个性质不同的色谱柱上,比保留体积Vg的对数有线性关系,下图就是根据某些化合物和领苯二甲酸二异葵酯柱上的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制作出的。
经过领苯二甲酸二异葵酯柱分离后,在lgvgII为1.8的位置上有一个未知峰,由图可看出有两种可能性,即酮与伯醇;此时,将样品在柱上I上进行分离,得到lgVgII为1.62的色谱峰,从而可确定该峰是酮而不是醇。
在液相色谱中,可用双体系定性,通过改变流动相和固定相,从而改善分离的选择性,通常改用与原色谱体系有较大差别的其他色谱体系来实现分离。
2、保留值分随份子结构或性质变化的规律
1)GC中的碳数规律:同系物间,在一定温度下,保留值变化遵循如下规律:
2)GC中的沸点规律:同族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的同分异构体间存在如下关系:
3)LC中的保留值规则:对于份子中存在不同数目的重复官能团的化合物,有如下的经验公式:
3、反向液谱的定性
在气谱中广泛使用的Kovats指数定性,在夜谱中,由于组分的保留行为不仅与固定相有关,还与流动相的种类及浓度有关,所以不能直接用同系物间,在一定温度下,保留值变化遵循如下规律指数定性。
4、计算机检索
计算机不仅都能贮存大量保留指数,而且还可以将库中标准数据转换为用户色谱条件下保留指数和tR值,靠检索功能定性。
5、色谱中的辅助技术
液相色谱,对于未知物结构的确定,也常常使用一些辅助技术,常用的有质谱,红外,核磁等。
使用非在线联用技术时,首先将色谱分离后的纯样品收集。
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心脏,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中,保持色谱柱的柱效、容量和渗透性,延长柱子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色谱柱压升高一般是由于柱床内产生了杂质,造成流体阻力加大所致。这两个原因,大致又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流动相的前处理
杂质堵塞色谱柱进口滤片,导致压力升高。这是由于流动相可能没有过滤,或过
滤不彻底,使固体杂质滞留于滤板上所致。
2、样品的沉淀
当溶解样品的溶剂与流动相不一致时,样品进入色谱柱时,可能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
造成压力升高。
3、晶体的析出
使用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时,缓冲液中的无机盐可能会残留在体系之中,它们会因在新流动
相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造成流体阻力加大、压力升高。
4、细菌或霉菌孳生
霉菌在流动相中、管路中或柱子进口处繁殖、生长堵塞滤板,导致压力升高。所以在使用磷
酸盐缓冲液时一般要现配现用。
5、溶质吸附
当溶质在柱子上有较强的吸附,且所用的流动相难以将它们洗脱时,累积的未洗脱溶质也会
造成阻力增大和压力升高。
6、流动相更换过度较快
当改变流动相体系时,不彻底的更换使不同性质、互不混溶的流动相存在于同一个体系之中,也会造成压力升高。
7、压力脉冲
运行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系统内压力的突然升降。如此所形成的压力脉冲会造成多孔填料的
崩坏和柱床结构的微小变化,填料微屑的长期积累也可能会使柱床阻力增大,造成压力升高。
处理对于缓冲液盐分如(乙酸铵等)沉积于柱内的情况先用40~50℃的纯水,低速正向冲洗柱子,待柱压逐渐下降后,相应提高流速冲洗,柱压大幅度下降后,用常温纯水冲洗,之后用纯甲醇冲洗柱子30分钟;
对于样品污染沉积的情况,由样品的沉积引起污染的C18柱,和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4+6)冲洗柱子(冲洗时间的长短由样品污染的情况而定),再用换成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最后甲醇冲洗正向冲洗柱子30分钟以上。
当样品定量管经过充分的冲洗后,可以将旋柄转回取样位置(Load),也可以继续保持在进样位置,到下次取样前才切换回取样位置。在切换回取样位置时,将样品进样针或微量样品进样针从进样阀中拔出。
为防止交叉污染,正常情况下不必每次进样后都冲洗进样阀注射针导入口。进样阀内根据专利设计的直接连接进样孔,可以使注射针头的前端直接连接到样品定量管的末端,没有其他空间供样品残留。这样在下一次进样时,就不会有上一次残留的样品进入样品定量管。
但是在进样针头插入或拔出过程中,会有痕量的样品沉积在针头密封区域。精密的测定显示这种残留有1nL ~ 10nL。这表明进20μL样品,会残留0.005% ~ 0.05%。每次进样后冲洗注射针导入口可以将此残留冲洗干净。冲洗注射针导入口的过程为:设定流动相的流速为0.1mL/min ~ 1mL/min,将注射针导入口冲洗头(Rheodyne部件号7125-054)连接到一只体积相对较大的注射器上,用大量的流动相只在进样位置清洗注射针导入口。这样进入进样阀中的液体绕过样品定量管由样品溢出管5# 口排出。这一过程可以将注射针导入口、引导管、注射针导入管和注射针密封圈彻底清洗。而采用注射器完全插入式的冲洗方式,则不能全部清洗上述部分的表面。在取样位置将注射针插入注射针导入口时,针头推动注射针密封圈内少量样品液体(上一次冲洗注射针导入管留下的)进入样品定量管。当该样品液体与所用的流动相组成不同,且同时采用部分充满定量管进样方式时,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上可能出现怪峰。所以冲洗注射针时可以用流动相冲洗。
下一篇:冷热冲击试验箱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