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确定阻值。用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器的阻值R=U/I=220V/0.01A=22000Ω=22kΩ。
②确定误差。对于电路来说,误差越小越好,这里选择电阻器误差为±5%,若难以找到误差为±5%的电阻器,也可选择误差为±10%的电阻器。在选用电阻器时,主要考虑电阻器的阻值、误差、额定功率和极限电压,要求通过电阻器R的电流I=0.01A,请选择合适的电阻器来满足电路实际要求。
在选用电阻器时,主要考虑电阻器的阻值、误差、额定功率和极限电压。
③确定功率。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可求出电阻器的功率大小为P=I2R=(0.01A)2×22000Ω=2.2W,为了让电阻器能长时间使用,选择的电阻器功率应在实际功率的两倍以上。这里选择电阻器功率为5W。
④确定被选电阻器的极限电压是否满足电路需要。当电阻器用在高电压小电流的电路时,可能功率满足要求,但电阻器的极限电压若小于电路加到它两端的电压,电阻器会被击穿。
电阻器的极限电压可用求。这里的电阻器极限电压V≈331V,该值大于其两端所加的220V可正常使用。当电阻器的极,为了保证电阻器在电路中不被击穿,可根据情况选择阻值更大或功率更大的电阻器。综上所述,为了让图中所示电路中的电阻器R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要求,应选择阻值为22kΩ、误差为±5%、额定功率为5W的电阻器。
电阻器阻值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测量,通过在路测量电阻阻值是可以判定改元器件的好坏的,那么具体应该怎么进行测量呢?下面给大家进行介绍和分析一下:
一、在路测量方法:
这种测量方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测量方便,因操作简单和测量结果可信度较高,被人所喜爱。
首先将万用表的表挡拨至适合挡位,然后测量一次电阻器的阻值,并且记录,最后将红黑表笔互换引脚位置,进行测量记录,两次测量结果最大的一次,作为参考阻值。
二、在路测量结果分析
由于线路测量会受到周围电路的影响,其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差错,具体测量方法是这样:两支表棒搭在电阻器两引脚焊点上,测量一次阻值,红,黑表棒互换一次,再测量一次组织,取阻值大的一次作为参考阻值,再设R。
如果红,黑表帮互换后的两次测量结果一样,那么不必进行下列分析,最终测量结果就是测量的电阻值。
测得的阻值R分4种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1、R大于所测量电阻器的标称阻值,测试可判断该电阻器存在开路或阻值增大的现象,说明电阻器已损坏。
2、R十分接近所测电阻器的标称组织,此时可认为该电阻器正常。
3、R十分接近零,此时还不能判定所测电阻器断路(通常电阻器断路现象不多),要通过进一步来检测来证实,如下图所示,在测得的结果中R便会十分接近零。
重要提示:因为线圈L1短接了电阻R1,测量时所测到的阻值是线圈的直流电阻,而线圈的直流电阻是很小的,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后面介绍的脱开检测方法来进一步检查。
用万用表测试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好坏的方法
1、电阻(R)电阻的故障是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不符,因此,用万用表欧姆即可测出电阻的好坏。通常电阻的故障是开路(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无穷大),电阻短路的故障极为少见。
2、电容(C)电容器的常见故障一般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击穿(电容器两极板因某种原因造成短路和漏电(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小于正常值),另一类是开路(电容器内部引线与极板断开,这时电容器已没有容量)和失效(电容器的容量小于正常值)。
电容器漏电和击穿的测量:将万用表拨置×10K档(测量电解电容器时用×1K档),测量时万用表指针首先向R为零的方向摆地去,然后又向R为无穷大的方向退回,待表针稳定以后指示的电阻值就是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对于电解电容器这时万用表的黑表笔必须接电解电容器的正极。
实验证明电解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姆以上,其它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在几十兆欧姆以上,若绝缘电阻值此小于上述数值,即表明电容器的漏电不宜使用。绝缘电阻越小,漏电越严重,绝缘电阻为零,说明电容器已被击穿。
3、二极管(D)二极管的主要特征:单向导电特性,用万用表×1K档量二极管正向应有一定阻值,而反向为无穷大,如果反向测有阻值,证明二极管已被损环。
4、三极管(Q)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根据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很容易地将基极判别出来,将万用表拨置×1K欧姆档,然后任置假设三极管的一只脚为基极,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搭上,用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如果两次测量的电阻值都较小(正向电阻),且将红笔接在假定为基极的管脚上,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阻值都很大(反向电阻),则假定正确,该脚即为基极。三极管的损坏主要是开路或短路,按此方法可简单地判别三极管是否损坏。
上一篇:回旋振荡器的那些特点及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