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导率仪电源部分
1.在低压交流电源出故障时,指示灯及各灯丝均不亮。检查时可按电源输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次级低压等的顺序进行检查。
2.高压直流电源在指示灯及各灯丝能亮,但电眼管不发绿光,且更换新电眼管无效时,则问题可发生在高压直流电源部分。检查时可用万能表交流电压500V档.测整流管两阳极电压,应分别对地各为约250V。否则问题出在变压器的次级高压或接线。若有电,再用直流电压500V档测定整流管的阴极,对地应有约+200V以上。若无直流电压或电压较低时,应更换整流管或滤波电容。并接好各接点。
(二)电导率仪振荡器和阴极输出器的故障
当用高周档测不出准确平衡点时,可先更换振荡管和阴极输出管,若不能解决问题则需测两管的各极电压和接线。振荡管阳极应为约十150V,二栅极约+60V。阴极输出管的阳极应为约+250V。可再用高阻耳机或喇叭(低阻的要通过输出变压器)监听,也可用示波器来跟踪检查各讯号点。这样即可发现问题。
(三)电导率仪电桥部分的故障其表现是不论用高周档还是低周档在测定时旋转读数钮或倍率钮时指示器均闪动不稳,或根本找不到平衡点。
1.先检查桥路中的电极系统将电极取下接人约1000欧姆的已知电阻,若能测出约1000欧姆阻值则问题就在电极或接线。更换或修复电极系统即可。若不能测得可用下法继续检查。
2.读数钮部分有时读数钮内部的滑线电阻接触不良,可用干净绸布等擦净接触点,使各处能接触良好即可。
3.倍率钮部分多因内部波段开关错位或接触不良,可用棉花等吸取少量无水乙醇或三氯乙烯等擦净并复位即可。
4.电容问题有时指示器的光带边缘模糊不清,可调整桥臂电容,以清晰为度。
(四)电导率仪指示器故障
1.若调桥路电容量后指示器光带边缘仍模糊不清时可更换电眼管6E1或6E2,前者的绿色荧光带为扇形移动,后者为上下移动,且接线不同。
2.指示器动作不灵敏,这时可更换放大管及电眼管,若仍不灵敏则需检查各极电压及接线
电导率仪是将仪表量程中的满刻度值,乘以误差百分比。
例如我们以1.0级的电导率仪为例,它的精确度指标为:
基本误差±1%F.S±1个字,配套误差±1.5%F.S±1个字,它是什么意思呢?
基本误差是指电导率仪电计部分的误差,配套误差是指电计和电极配套使用的误差。
F.S是指电子单元各分档的满量程。
例如,对于0.0~199.9μS/cm量程档来说,基本误差为±1%×199.9±1个字≈±2.1μS/cm,
配套误差为±1.5%×199.9±1个字≈±3.1μS/cm,±1个字是指仪表分辨率的最后一位数。
因此,电导率仪的误差概念,是对于一段量程档而言的,与实际使用中的绝对误差概念是不同的;
这一点要引起注意,例如你测试一杯纯水的电导率值为10μS/cm,你不能理解为其中有3.1μS/cm为误差值。
在一些分挡和连续刻度的仪表中一般都应用引用误差的概念,例如mV计也是如此。
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根据公式K=S/G,电极常数K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电极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的电导G来求得,此时KCL溶液的电导率S是已知的。由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同,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和频率也不同,电导电极常数K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常数也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新购的电导电极,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导电极,电极常数应重新测量标定,判断一根电导率电极好坏,常数范围0.8K<K<1.2K。
使用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电极常数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时应采用配套使用的电导率仪,不要采用其它型号的电导率仪。
2.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温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温度为好。
3.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浓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浓度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