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电池行业,所有生产电池电芯的公司在制造电芯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生产环境水分,而生产电芯要不在干燥房就在手套箱这两个局限空间里,按照目前技术,这两个空间的水分主要是用露点仪(又称微水仪)检测。但锂电池电芯生产环境含有高浓度的氢氟酸,氢氟酸为强酸。因而锂电池露点仪芯片被腐蚀成为了品质计量部门较为头痛的事情。
珠海欧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锂电行业资深工程师张磊针对芯片腐蚀这个问题,经过多次实验,强力推出HZ-DMT242P锂电池专用露点仪。该露点仪选用一种原装进口的高聚合物露点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化学耐受性强,根据环境变化智能加热等特点。而除了该传感器自带的特点,张工与某大学李教授氢氟酸的化学性质特别研发了一种耐氢氟酸腐蚀的防腐膜,把防腐膜均匀地涂在露点传感器芯片表面。再根据假期露点仪特别容易腐蚀,张工特别开发了一款假期保护筒。
通过这样选材以及处理的HZ-DMT242P露点仪虽然不能百分百地杜绝腐蚀,但相比市面上常规露点仪寿命要长得多。
露点仪是能直接测出露点温度的仪器。使一个镜面处在样品湿空气中降温,直到镜面上隐现露滴(或冰晶)的瞬间,测出镜面平均温度,即为露(霜)点温度。 使用时必须使吸入样本空气的管道保持清洁,否则管道内的杂质将吸收或放出水分造成测量误差。 露点仪日常维护与使用过程注意事项有几点,看下述: 1、测量仪应放置在安全位置,放止摔坏。避免剧烈震动。 2、勿测有腐蚀性的气体。 3、探头使用一定时间应清洗并校验,校验期间隔为一年。到需要校验时,与供应商联系。 4、调节气体流量时,控制针型阀应慢慢打开,使流量指示在0.5-0.6升/分钟。如果流量超过1升/分钟,液晶上流量显示已超限的提示,这时应减小流量到规定值。(流量过大将损坏电子流量传感器)。 5、露点仪使用一天(使用电池)后,应及时充电,充电时只需将电源线接入220V插座,无需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将自动充电,充电时间一般为5个小时以上。 当一定体积的气体在恒定的压力下均匀降温时,气体和气体中水分的分压保持不变,直至气体中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该状态下的温度就是气体的露点。 露点仪是能直接测出露点温度的仪器。 冷镜式露点仪原理 不同水份含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镜面上会结露。采用光电检测技术,检测出露层并测量结露时的温度,直接显示露点。镜面制冷的方法有:半导体制冷、液氮制冷和高压空气制冷。 被测湿气进入露点测量室时掠过冷镜面,当镜面温度高于湿气的露点温度时,镜面呈干燥状态,此时光电检露装置中光源发出的光照在镜面上,几乎完全反射,由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并输出光电信号,经控制回路比较、放大、驱动热电泵,对镜面致冷。 当镜面温度降至湿气露点温度时,镜面上开始结露(霜),光照在镜面上出现漫反射,光电传感器感应到的反射信号随之减弱,此变化经控制回路比较、放大后调节热电泵激励,使其制冷功率适当减小,最后,镜面温度保持在样气露点温度上。 镜面温度由一紧贴在冷镜面下方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感应,并显示在显示窗上。
在露点测量中,镜面污染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拉乌尔效应,二是改变镜面本底放射水平。拉乌尔效应是由水溶性物质造成的。如果被测气体中携带这种物质(一般是可溶性盐类)则镜面提前结露,使测量结果产生正偏差。若污染物是不溶于水的微粒,如灰尘等,则会增加本底的散射水平,从而使光电露点仪发生零点漂移。此外,一些沸点比水低的容易冷凝的物质(例如有机物)的蒸气,不言而喻将对露点的测量产生干扰。因此,无论任何一种类型的露点仪都应防止污染镜面。一般说来,工业流程气体分析污染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但即使是在纯气的测量中镜面的污染亦会随时间增加而积累。 测量条件的选择 在露点仪的设计中要着重考虑直接影响结露过程热质交换的各种因素,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自动化程度不太高的露点仪器操作条件的选择。这里主要讨论镜面降温速度和样气流速问题。 1.被测气体的温度通常都是室温。因此当气流通过露点室时必然要影响体系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当其它条件固定时,加大流速将有利于气流和镜面之间的传质。特别是在进行低霜点测量时,流速应适当提高,以加快露层形成速度,但是流速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过热问题。这对制冷功率比较小的热电制冷露点仪尤为明显。流速太大还会导致露点室压力降低而流速的改变又将影响体系的热平衡。所以在露点测量中选择适当的流速是必要的,流速的选择应视制冷方法和露点室的结构而定。一般的流速范围在0.4~0.7L﹒min-1之间。为了减小传热的影响,可考虑在被测气体进入露点室之前进行预冷处理。 2.在露点测量中镜面降温速度的控制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自动光电露点仪是由设计决定的,而对于手控制冷量的露点仪则是操作中的问题。因为冷源的冷却点、测温点和镜面间的热传导有一个过程并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所以热惯性将影响结露(霜)的过程和速度,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这种情况又随使用的测温元件不同而异,例如由于结构关系,铂电阻感温元件的测量点与镜面之间的温度梯度比较大,热传导速度也比较慢,从而使测温和结露不能同步进行。而且导致露层的厚度无法控制。这对目视检露来说将产生负误差。 3.另一个问题是降温速度太快可能造成“过冷”。我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液相仍然不出现,或者水在零度以下时仍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饱和或“过冷”。对于结露 (或霜)过程来说,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被测气体和镜面非常干净,乃至缺少足够数量的凝结核心而引起的。Suomi在实验中发现,如果一个高度抛光的镜面并且其干净程度合乎化学要求,则露的形成温度要比真实的露点温度低几度。过冷现象是短暂的,共时间长短和露点或霜点温度有关。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解决的办法之一是重复加热和冷却镜面的操作,直到这种现象消除为止。另一个解决办法是直接利用过冷水的水汽压数据。并且这样作恰恰与气象系统低于零度时的相对湿度定义相吻合。露点仪的测量条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