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闪点测定仪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那么在使用开口闪点测定仪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50~80℃时进行脱水剂脱水。)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全部装置应置于室内光线较暗且无显着空气流通的地方,并用防风屏三面围护;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放在点燃的煤气灯上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
3、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的上刻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口部边缘为18㎜(即内坩埚的下刻线处)。试样向内坩埚注入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不应沾有试样。
4、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稳的放在支架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坩埚中央,与坩埚低和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5、加热坩埚,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6、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10℃时,将点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10~14mm处,并在该处水平面上沿着坩埚内径作直线移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秒。试样温度每升高2℃应重复一次点火试验。点火器的火焰长度,应预先调整为3~4mm。
7、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同时记录大气压力。
8、测得试样的闪点之后,如果还需测定燃点,应继续对外坩埚进行加热,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然后用点火器的火焰进行点火试验。试样接触火焰后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燃点的测定结果。
9、如果是使用瓶装液化气作为火源,使用前要调整好瓶装气瓶的开度,气流不能过大,使用后及时关闭气瓶阀门并按高压气瓶的安全管理规定管理。
开口闪点测定仪在测定油品时,其测定结果容易偏高或重复性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就为您简单的介绍一下:
1.用开口闪点测定仪测定油品时,会有一部分蒸汽自由地扩散到空气中,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
2.还与加入的试油量有关:油量少,测得的结果比正常的高,因为油量的多少会影响液面以上空间容积,影响油蒸汽和空气混合度的浓度。
3.与点火用的火焰大小、里液面高低及停留的时间有关,点火用的球形火焰直径较正规的大,则所测的结果偏低,反之,则较正常时高。
4.与加热速度有关:加热速度过慢时,测定时间长,点火次数多,消耗了部分油蒸汽,推迟了使油蒸汽和空气混合物达到闪火浓度的时间,使结果偏高。
5.与大气压有关:油品的闪点与外界压力有关,气压低,油品易挥发,测得的闪点较低,反之所测闪点较高,大气压力若有偏高,测得闪点需做大气压力修正。
此外,用开口闪点测定仪测定油品时,其结果还与试样含水量有关:试样含水时必须进行脱水,方可进行闪点测定。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内部会积累一定量的尘埃,一般由维修工程师或在工程师指导下定期开启开口闪点仪外罩对内部进行除尘工作。
同时将各发热元件的散热器重新紧固,对光学盒的密封窗口进行清洁,必要时对光路进行校准,对开口闪点仪机械部分进行清洁和必要的润滑,最后,恢复原状,再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测、调校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