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好,欢迎来到仪多多。请登录 免费注册
仪器交易网
0我的购物车 >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生产控制系统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控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时间:2020-07-08    来源:仪多多仪器网    作者:仪多多商城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逐渐被广泛运用到工业控制系统中,在纺织工业中也开始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现场总线的基本原理,对现行的几种现场总线进行了比较,在分析总结数字化纺织生产控制系统发展新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现在国内外纺织行业在应用现场总线方面的情况。
  
  1、引言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现代纺织技术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智能化生产为主要特征[1]。目前,国产纺织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多侧重于实现单台设备的纺织工艺性能自动化,将机器所具有的先进功能封闭在单机系统内,而忽略了系统的网络化构成,其结果势必使机器的结构(特别是其控制系统)愈来愈复杂,使机器成为纺织企业自动化体系中的“孤岛”。进入90年代以来,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基于该技术的控制系统在国内外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它综合运用了微处理器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微处理器置入现场自控设备,使设备具有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的能力,不但提高了信号测量、控制和传输的精度,也为实现其远程传输创造了条件。
  
  在纺织工业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技术为纺织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通过对现场总线基本原理的介绍,比较了当今比较常用的几种现场总线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搭建了基于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数字化纺织生产系统的框架模型。
  
  2、现场总线的基本原理
  
  现场总线是当今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发展的结合点,也是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交汇点,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控制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延伸到现场的必然结果。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标准和现场总线基金会(FF,FieldbusFoundation)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2]。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微处理器置入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使其都具有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成为能独立承担某些检测、控制和通信任务的网络节点。通过普通双绞线把多个测量控制仪表、计算机等作为节点连接成的网络系统;使用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生产控制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控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用作监控、管理的远程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主要是面向过程控制,除传输数字与模拟信号的直接信息外,还可传输控制信息,网络交换的数据单元是帧(Frame)。与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ntrolSystem,FCS)具有可靠性高以及更好的安全性、互换性和互操作性、开放性、分散性等优点。
  
  综上所述,现场总线是将自动化zui底层的现场控制器和现场智能仪表设备互连的实时控制通信网络,它遵循ISO/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全部或部分通信协议。
  
  3、常见的几种现场总线技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的知名大公司先后推出了几种工业现场总线和现场通讯协议,目前流行的主要有FF(FieldbusFoundation基金会现场总线)、Profibus(ProcessFieldbus)、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LonWorks(LocalOperationNetwork局部操作网)、WorldFIP(FactoryInstrumentationProtocol世界工厂仪表协议)等。其主要技术差异及适用场合如下:
  
  3.1FF现场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以ISO/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为基础,取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为FF通讯模型的相应层次,并在应用层上增加了用户层。FF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讯速率。H1的传输速率为1.25kbit/s,通讯距离可达1900m(可加中继器延长),可支持总线供电,支持本质安全防暴环境。H2的传输速率为1M和2.5kbit/s两种,其通讯距离分别为750m和500m。物理传输介质可支持双绞线、光缆和无线发射,协议符合IEC11582标准,物理媒介的传输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主要应用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如:化工、电力、油田和废水处理等。
  
  3.2Profibus现场总线
  
  Profibus系列由Profibus-DP、Profibus-FMS和Profibus-PA等3个兼容部分组成。Profibus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由这两部分形成了其标准*部分的子集。Profibus的传输速率为9.6kbit/s~12Mbit/s,zui大传输距离在12Mbit/s时为100m,1.5Mbit/s时为400m,可用中继器延长至10km。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和光缆。主要应用领域有:DP型适合于加工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如制药、水泥、食品、电力、发电、输配电;FMS适用于纺织、楼宇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低压开关等一般自动化制造业自动化;PA型则是用于过程自动化的总线类型。
  
  3.3CAN现场总线
  
  CAN的网络设计采用了符合ISO/OSI网络标准模型的三层结构模型: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网络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由CAN接口器件完成,而应用层的功能由处理器来完成。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抗干扰;节点分不同优先级,可满足不同的实时性要求。其传输介质可以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等,通讯速率zui高可达1Mbit/s(40m),直接传输距离zui远可达10km(5kbit/s)。主要应用领域有:汽车制造、机器人、液压系统、分散性I/O、工具机床、医疗器械。
  
  3.4Lonworks现场总线
  
  LonWorks采用了与OSI参考模型相似的7层协议结构,LonWorks技术的核心是具备通信和控制功能的Neuron芯片。Neuron芯片实现完整的LonWorks的LonTalk通信协议,节点间可以对等通信。LonWorks通信速率为78Kbit/s~1.25Mbit/s,支持多种物理介质,有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电力线载波及无线通信等;并支持多种拓扑结构,组网灵活。主要应用领域有:工业控制、楼宇自动化、数据采集、SCADA系统等,在组建分布式监控网络方面有优越的性能。
  
  3.5WorldFIP现场总线
  
  WorldFIP现场总线体系结构分为过程级、控制级和监控级等3级,其协议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组成。其通信速率有31.25Kbit/s、1Mbit/s、2.5Mbit/s、25Mbit/s。传输介质采用屏蔽双绞线和光纤。它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适合于集中型、分散型和主站/从站型等多种类型的应用结构。用单一的WorldFIP总线可满足过程控制、工厂制造加工和各种驱动系统的需要。主要应用领域有:电力工业、铁路、交通、工业控制、楼宇。
  
  4、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纺织生产控制系统
  
  纺织工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几年纺织工厂的追求和建设重点,而数字化的纺织生产体系正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它将全面提升纺织工厂的管理水平,对工厂的技术、质量、经济和服务推动的进步都将产生直接的明显的推进作用。
  
  数字化的纺织机械采用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以CPU为核心的控制器,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型驱动技术,以现场总线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及高速数据通讯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准确采集和高速传输,实现分布式、现场化和抗干扰性能的提高,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完成纺织机械与现代先进控制技术的结合,为纺织企业的信息化从设备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网络的连接结构,一般将企业网络系统分为4层: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信息层,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纺织生产信息化系统如图1。
  
  现场总线控制层是各种生产信息的来源。各种棉纺、织造、印染机械的控制器只要具有现场总线通讯接口,通过适当的编程,就可以将机械的运行数据实时传送到监控系统。现场总线监控层完成车间级设备检测和控制。应用组态软件编程和现场总线网络,整合车间内各个单台机械设备控制系统,以清晰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全车间设备的生产状态、产量、效率的监视,同时还可以对设备的工艺参数进行统一设置,故障报警、参数记录、显示历史趋势和实时曲线,生成和打印各种生产报表。管理层是工厂级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均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通过多种总线、工业网络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类送到各个管理部门,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数据报表。现场总线信息层将控制过程、信息管理、通信网络融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有关人员登陆到Web服务器,就可根据各自的权限监控到生产现场的设备的运行情况。
  
  5、应用案例
  
  由于现场总线技术在可靠性、开放性、经济性、全数字化传送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适应了现代纺织工业的高质量、低成本、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响应、低耗、清洁生产的需要,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已经开始在纺纱、化纤、机织、针织、染整及服装等纺织机械设备中得到大量的应用,以简化生产系统组成结构,形成柔性化生产体系;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了纺织工业的计算机集成化生产。
  
  在国外推出的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化纤、织造及染整等设备中,将不同厂家标准的模块化的现场设备分散在机器的各个部位,利用控制网络集成技术将其组配成专用系统,系统硬件设计变得简单明了,降低了布线成本。例如,瑞士SulzeTextile推出的G6300剑杆织机,机器中的引纬、送经、卷取、织边均采用伺服电动机,主控制器为32位的多处理器结构,织机中各现场设备用CAN现场总线连接组成控制网络,织物规格的机织条件设定、控制数据转换均可远程控制或现场设定。德国THEN推出的AIRFLOWAFT匹染机,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结构的THEN-DYNET(TDN)控制系统,机器中的气流控制阀、进水出水阀、换热器控制阀等执行器,染液温度及布料速度等传感器均为具备功能自治的现场设备,并且作为整机控制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上位PLC控制器连接。
  
  我国自1993年起开始对现场总线进行研究,并于1996年正式将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列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至1998年己有一些不完全的现场总线OEM新产品推出。国内纺织机械厂不失时机地积极引进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结合各类纺织机械的功能特点,在现场总线产品的系统集成上进行了重点研究。如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四电机驱动的粗纱机采用了CAN总线。大容量涤纶纺丝、后处理生产线全部采用Profibus总线。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在开发的年产3万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中,研制了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结束语
  
  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控制系统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自控系统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分散化的方向迈进,形成新型的网络集成式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纺织工业的自动化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现场工业总线产品使用的普及,研发成本消化,生产成本降低,现场工业总线产品将大幅度应用于纺织工业自动化系统,现场工业总线系统技术将在纺织自动化中得到普遍使用和长足的发展。



    伺服控制系统是以变频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品,是一种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与影响着自动控制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精确性,机、电、液的组合成为目前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控制方式。
    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伺服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对机械工作过程实现精细化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多用于对机械的运动矢量进行控制。伺服控制系统按所用驱动元件的类型可分为液压伺服系统、气动伺服系统和机电伺服系统。前两者特色明显,但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而机电伺服系统的能源是可以用较为方便最灵活的方式加以利用的电能,其驱动元件是可按各种特定需求设计和选用的电动机,可以达到较为优异的系统性能,因此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伺服系统。
    机电伺服控制系统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自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组成的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这类系统控制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和转角,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机械的运动要求。根据电机带动负载的不同,伺服系统可以应用在国防、工业、民用等众多场合,如:国防领域的雷达扫描器、光电跟踪随动器、火控系统、测控系统及用于半实物仿真的高精度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等;工业领域的自动化产线、机床、机械臂、监控设备转台等。

    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控制器:PLC,变频器,运动控制卡等其他控制设备,也称为上位机。控制器按照数控系统的给定值和通过反馈装置检测的实际运行值的差,调节控制量。
    伺服驱动器:沟通上位机和伺服电机,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作为系统的主回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将电网中的电能作用到电动机上,调节电动机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动机的要求把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或直流电。
    伺服电动机:执行设备,接受来自驱动器的控制信号。
    机械设备:将伺服电机的圆周运动或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所需要的运动形式。
    各类传感器继电器:检测工业控制环境下的各种信号送给上位机或驱动器做为某些动作的判断标准。
    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1、转矩控制——电流环控制
    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主要应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转矩的场合。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
    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电机轴端的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端的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3、速度控制——速度环控制
    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
    一般而言,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较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三种控制方式的选择:
    1、如果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2、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
    3、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
    4、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5、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就用位置方式控制。
    6、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7、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做。
    伺服系统除了可以进行速度与转矩控制外,还可以进行精确、快速、稳定的位置控制。目前,伺服控制系统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如激光加工、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中。希望通过上文的介绍能给您带来帮助。





  摘要:本文对国内已引进GE、西门子、三菱公司F级燃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配置和系统功能作了阐述,并对改进设计提出了建议。
  
  本文针对的主要机型是国内已引进技术的GE、西门子、三菱公司的厂级燃机及由此燃机所组成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典型项目分别为望亭电厂、深圳东部电厂和郑州燃机电站。
  
  一、望亭电厂
  
  每套机组分别为一拖一单轴F级燃气轮机、三压再热无补燃余热锅炉和凝汽式汽轮机。其中,燃气轮机和凝汽式汽轮机由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与GE公司合作生产,余热锅炉由杭州锅炉厂生产。
  
  1.1控制系统和通讯网络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随机岛主设备成套提供的控制系统MARK-VI以及热力系统辅机控制设备。DCS采用美国EMERSON公司生产的Ovation系统,机岛控制系统MARK-Vl由美国GE公司提供。
  
  1.1.lDCS
  
  电厂的联合循环机组及其辅助系统均为单元制,每套机组配用1套DCS。主要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余热锅炉和热力循环系统、电气部分发变组与厂用电系统、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侧断路器及6kV侧开关等监视和控制,并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制表记录和性能计算,完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所有运行参数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满足机组在各种负荷变化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运行。不设DCS公用网络段及公用DCS,两台机组公用系统的设备分别接入#1、#2机组DCS。
  
  余热锅炉壁温、烟气温度的检测采用EMERSON的848T温度变送器和3420现场接口模件组成DCS远程I/0控制站,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通信电缆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DCS连接,实现集中监视和管理。
  
  联合循环机组DCS与燃机-汽机控制系统之间通过双冗余的交换器使用带TCP/IP的以太网通讯接口进行连接,实施双向通信。重要的连锁保护信号采用硬接线连接。
  
  1.1.2燃机控制系统
  
  燃机控制采用SPEEDTRONlCMARK-Vl三冗余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3个独立且相同的控制器<R>、<S>和<T>从单传感器、两重冗余和三重冗余传感器获得数据,每个控制器含有自己的电源、处理器、通信以及燃气轮机所有的控制、保护和顺控的I/0。模块<P>含有<X>、<Y>和<Z>3个冗余模件,用于燃气轮机的保护;所有用于控制回路和跳闸保护的重要传感器都为三重冗余。
  
  控制系统网络IONET是基于以太网的用于3个控制模块、保护模块的3个部分和任何扩展模块之间通信的网络。机组级数据高速公路(UDH)基于以太网络,提供蒸汽轮机和发电机控制之间的对等通信。在网络上数据能被单播、多播或广播传输到平等控制系统。厂级数据高速公路(PDH)用于和电厂DCS或其它第三方平台的数据通信。
  
  电子设备均模块化。控制、保护和任何扩展模块与操作员接口之间的通信通过以太网,提供1个带浮点数据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系统具有容错控制结构,在没有任何单点故障时,能对输入和输出进行可靠"表决"。每1干接点输入的表决值和每1模拟量输入的中间值均在1个控制模块内计算,而启用作应用软件合成的控制参数。如果发现3个输入值有不一致,诊断算法则监视这些输入并启动诊断报警。每1干接点输入被分配1个毫秒的时间标签,用以提供口个内置的事件顺序(SOE)监视。
  
  操作员接口由GEFanucClMPLICTYR图形显示系统和微软WindowsNT操作系统的PC机组成。
  
  输入/输出(I/0)直接连接到透平和发电机上设备的接口,如直接连接至振动传感器、火焰检测器、LVDTs、磁转速探头、热电偶、热电阻,确保SPEDTRONlCMarkVl诊断功能直接监视机械设备上探头的正常状况。
  
  1.1.3汽轮机控制系统
  
  汽轮机控制采用SPEEDTRONlCMARKVl三重冗余(TMR)微处理器的透平控制系统。3个独立且相同的处理器<R>、<S>和<T>,用于监视冗余传感器和在所有重要控制功能中表决。保护模块<P>另含<X>、<Y>和<Z>表决处理器,具有独立的电源和处理器,用于监视重要传感器和提供冗余报警和跳闸保护。
  
  操作员接口由GEFanucClMPLlClTYR图形显示系统和微软WindowsNT操作系统的PC机组成。
  
  SPEEDTRONlCMarkVl和其它GE的控制设备通过UDH在对等层上通讯。其它GE的控制设备包括发电机励磁系统,燃气轮机静态启动器。UDH是口个双冗余的网络。HMl操作员接口隔离UDH和PDH。
  
  MARK一VI与DCS使用带TCP/IP的1个以太网通讯接口,并且通过GSM用于厂级报警和事件的带当地时间标签数据的传送。
  
  1.1.4后备硬接线操作
  
  集控室主控台上设有少量用于机组紧急停机和设备保护的后备操作按钮,包括:调压站入口总阀关、调压站出口至叫燃机关断阀关、停汽机(双按钮)、真空破坏阀开、柴油发电机启动。
  
  1.2控制系统功能
  
  联合循环机组的程序控制层次分为功能组级和子组级,功能组和子组级中所有设备都可以实现顺序起、停控制。控制系统设有自动发电控制(AGO)接口,但目前只能手动控制。
  
  1.2.lDCS功能
  
  DC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DAS)、模拟量控制(MCS)、顺序控制(SCS)、汽机旁路控制(BPC)、机组的保护与联锁,DCS协调燃机、余热锅炉、旁路系统、汽机和它们辅机的运行,快速、准确和稳定地响应负荷指令,进行有效的生产。
  
  1.2.2MARK-Vl控制系统功能
  
  随机岛整体配套的MARK-Vl控制系统为燃机、汽轮发电机组提供完整的监视、控制和保护,其功能为:控制、顺控和保护。
  
  (1)燃气轮机MARK-VI控制功能
  
  燃机的主要控制有:速度和负荷控制;温度控制;进口导叶控制,燃料冲程控制。
  
  燃机的主要顺控有:启动装置通电;点火;启动装置脱离和断电;加速到同期转速;调整转速进行同期;自动和人工同期;升负荷;卸负荷;停机;减速/自动盘车;吹扫。
  
  燃气轮机的主要保护有:超速;超温;振动;火焰检测;紧急停机和润滑油。
  
  (2)汽轮机MARK-Vl控制功能
  
  汽机的主要控制有:蒸汽流量控制和排汽温度控制。
  
  汽机的主要顺控有:启动、运行和停机;盘车;同期。
  
  汽机的主要保护有:超速;凝汽器真空低;振动大;推力轴承磨损大;润滑油压低。
  
  1.2.3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
  
  控制系统的控制处理器、通信总线、电源均采用冗余配置,系统内单一组件故障,不会导致整个控制系统的失效,也不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和保护功能。
  
  硬接线的后备操作设备独立于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发生全局生或重大故障时(如通信故障、电源消失、操作员站全部故障等),确保整个机组能紧急安全停机。
  
  1.2.4控制设备的配置与组态
  
  望亭燃气电厂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系统组态图,见图1。
  
  二、深圳东部电厂
  
  总体规划建设9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现已建成的一期工程3×350MW级机组。每套机组的配置分别为一拖一单轴F级燃气轮机,三压、再热、无补燃、卧式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和凝汽式汽轮机。其中,燃气轮机和凝汽式汽轮机由东方电气集团与三菱公司合作生产,余热锅炉由杭州锅炉厂生产。
  
  2.1控制系统和通讯网络
  
  电厂控制系统主要有DCS,随机岛主设备成套提供的控制系统和热力系统辅机控制设备。DCS采用美国EMERSON公司的Ovation系统的产品。机岛的控制系统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DIASYS产品。
  
  2.1.1DCS
  
  联合循环机组及其辅助系统均为单元制,每套机组采用1套DCS,主要用于实现余热锅炉及其辅助系统、热力系统、厂用电源的监视和控制,并与燃机-汽机控制系统进行双向冗余通讯,运行人员在集中控制室通过DCS的人机接口可实现对整套联合循环机组的集中监视控制。
  
  DCS的基本设置为:单元机组DCS+公用DCS网络,公用系统的监控可在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完成,3台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对公用系统的操作设置安全闭锁,3台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均能显示公用网络的所有画面,但在同一时刻只能由1台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对公用系统进行控制操作。
  
  DCS的通讯网络分为两层:机组过程监控级和I/0级。机组过程控制级为快速以太网通讯网络,通讯速率为1OOMb/s。此网络主要用于DCS各控制站、操作员站、打印机等设备之问的通讯,并与全厂SIS网连接。I/0级网络为PCI总线,分布在各个过程控制站内,通讯速率为lOMb/s。此级网络承担同一站内所有I/0模件。
  
  2.1.2燃机-汽机控制系统
  
  燃机-汽机控制采用的是日本三菱公司的DlASYS(TCS+PCS+TPS)系统。TCS机岛控制系统(TurbineControlSystem)主要完成对燃机-汽机-发电机本体的监视和控制;PCS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ControlSystem)主要完成对汽机旁路系统、汽机轴封系统、凝汽器真空系统的监视和控制;TPS机岛保护系统(TurbineProtectionSystem)主要完成对燃机-汽机-发电机的保护。
  
  2.1.3后备硬接线操作
  
  DCS操作台配置的后备硬接线操作有:机组跳闸、发电机停、发变电组停、交流油泵启动、直流油泵启动、开真空破坏门、开高、中、低压紧急放水门、柴油发电机组启动、调压站火警关断阀。这些后备硬接线操作,能确保机组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停机。
  
  2.2控制系统功能
  
  2.2.lDCS功能
  
  电厂DCS控制功能设置与望亭电厂相似。
  
  2.2.2TCS+PCS+TPS功能
  
  TCS的主要功能有:
  
  (1)燃机控制功能:包括ALR"自动负荷调节器",速度控制、负荷控制、温度控制、燃料限制控制、zui小选择控制、燃料流量控制、进口导叶(IGV)控制、燃烧室旁路阀控制。
  
  (2)汽机控制功能:包括HP/IP/LP蒸汽压力控制、OPC(超速保护控制)、ST试验功能。
  
  PCS的主要功能有:
  
  透平旁路控制、透平旁路温度控制、轴封蒸汽压力控制、轴封蒸汽温度控制、ST排放阀控制。
  
  TPS的主要功能有:
  
  燃机/汽机保护有:燃机-汽机超速、轴向位移大、轴振动大、润滑油压过低、抗燃油压过低、烟气压力高、燃烧室火焰消失、手动停机、余热锅炉跳闸、TCS故障和其他跳闸。
  
  2.3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
  
  设置了"一键启停"功能(APS),又称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讲,APS可以完成从抽真空至满负荷的全部自动启动过程,以及从满负荷到机组停止的全部自动停止过程。
  
  机组的整体启动/停止程序被分成若干个断点,每一个断点都会显示在LCD上。操作员可以通过LCD来监视机组运行状态,并且操作员可以选择是否从1个断点执行到下1个断点,或者手动干预机组的启停过程,实现机组的半自动启动和停止操作。
  
  启动过程的主要断点:抽真空、余热锅炉启动、汽机启动、同期及升负荷。
  
  停机过程的主要断点:汽机停止、余热锅炉停止、抽真空破坏。
  
  2.4控制设备的配且与组态
  
  深圳东部燃气电厂联合循环机组控制区系绍逆出态图,见图2。
  
  三、控制系统和通讯网络
  
  新建2×39O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其中,机岛设备(燃机、汽机、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采用上海电气集团-德国西门子联合体提供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采用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无补燃卧式自然循环锅炉。
  
  3.1控制系统和通讯网络
  
  电站控制系统主要由DCS和TCS两部分组成,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epermXP系统,一体化设计。
  
  3.1.1分散控制系统
  
  DCS嵌入epermXP系统,有如下子系统:(l)模拟量调节系统(MCS),主要完成机组协调控制及余热锅炉、高压旁路等系统的调节控制;(2)顺序控制系统(SCS),主要完成机组级的顺序控制(APS,西门子称作SGCUNlTCOORDlNAT5lON)、余热锅炉及BOP系统的顺序控制;(3)余热锅炉保护系统;(4)数据采集系统(DAS),完成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管理;(5)电气量控制(ECS,G&A),主要完成发变电组电气量监控及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及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监控。
  
  公用系统的空压机、天然气调压站控制纳入DCS控制系统,接入公用系统DCS。化学水处理、辅助锅炉以通讯方式接入公用系统DCS。
  
  3.1.2燃机一汽机控制系统
  
  燃机一汽机控制系统TCS(epermXP)由主设备厂家配套供货,与DCS(epermXP)系统集成在一体,设在单元机组环网。
  
  燃机从功能上可分为主控系统和保护系统,两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常运行时,主控系统在燃机发电机组所要求的参数下按程序运行,出现故障时,保护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运行人员排除故障回到安全运行状态;当出现重大故障时,保护系统遮断燃机,保证机组安全。主控系统中的AP自动处理器,主要对温度、压力、振动等各种参数数据采集,燃机程序启、停,天然气、天然气疏气、变频控制、锅炉吹扫以及发电机本体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等功能;主控系统中的APT主要执行燃机排气温度控制、启动控制、燃料控制、负荷限制控制、超速控制、压气机进口压力限制等。每个系统根据不同的运行阶段输出燃料供应基准,这些燃料供给基准进行zui小选择,其zui小值作为执行命令信号。同一时刻只有zui小的燃料基准起作用,通过燃料基准的改变,控制机组的转速与负荷。通过改变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控制汽机排气温度以及防止喘振。保护系统分2个部分,常规的部分由AS620完成(包括由APT通过网络来的跳闸信号),快速部分由AG95F(信号、处理器均为冗余结构)完成,其中AS620B中的跳闸信号输出到AG95F系统中,由AG95F系统输出总跳闸信号,完成机组紧急停机。AS620B和AG95F之间的信号传送通过网络完成。
  
  汽轮机的控制范围为:汽轮机本体、离合器、汽轮机辅助系统。纳入TCS控制的汽机辅助系统有:(l)汽机控制油系统;(2)润滑油系统(与燃机、发电机公用供油系统);(3)汽封系统,门杆漏汽系统;(4)凝汽器系统;(5)汽机密封水系统;(6)真空系统(7)旁路系统。
  
  机组自动化系统设计起点较高,为适应燃气电站两班制运行,满足机组的快速启停的要求,设计机组级的顺序启/停功能,实现一键操作。
  
  epermXP系统的上下层操作,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单元机组设冗余的数据服务器(PU)l对,操作员站通过服务器(PU)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工程师站可以访问服务器,也可以直接访问控制站。系统采用3级网络结;(1)监视操作级网络(TerminalBus)采用基于CSMA/CD的以太1OOMbs/s虚拟环网,向下通过服务器与过程控制级网络连接,通过OPCSERVER上的OfficeLan与外部系统(SIS)相连。(2)过程控制级网络PlantBus)采用1OOMbs/s虚拟环网,以结点方式与主控制单元(APT/AP)相连。(3)现场总线层(FBUs)采用1.5Mbs/s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I/0模件等相连。
  
  1#单元机组DCS、2#单元机组DCS和公用DCS各自设置独立的环网,公用系统环网通过网络接口(Link)分别与1#、2#单元机组网络相连。
  
  机组的全套控制软件由儿组软件组合使用,上层监视系统采用epermXP系统0M650监视软件,对整套机组实行一体化监视。工程师站采用epermXPES680工程工具软件,下层控制DCS、燃机和汽机辅助系统,采用epermXPAP620功能控制软件,燃机和汽机本体采用DigitalControlSystemSIMADYND功能控制软件,DCS和TCS通过过程控制级网络(PlantBus)通讯。
  
  3.1.3后备硬接线操作
  
  集控室主控台的后备硬接线操作有:全厂总燃料跳闸、燃气轮机紧急跳闸、蒸汽轮机紧急跳闸、发电机-变压器组跳闸、润滑油泵启动、发电机灭磁开关跳闸。
  
  3.2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
  
  DCS和TCS一体化设计,epermXP基于有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结构,DCS进一步分散化。
  
  根据功能不同,机组的闭环控制、开环控制和保护运行设置了3个子系统,SimadynD、S5-95F、AP。
  
  3.3控制设备的配且与组态
  
  郑州燃气电站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系统组态图,见图3。
  
  四、建议
  
  4.1采用远程I/0已趋成熟
  
  基于DCS在我国大型火电机组应用10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DCS系统性能的不断改进,在我国燃气电厂推进采用远程I/0的时机也已日趋成熟。望亭燃气电厂和东部燃气电厂余热锅炉以及辅助系统等均以工艺系统划分的方式,设计配用远程I/0,进行分散处理单元的设置和分割,实现控制功能分散和物理分散,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因此,推进国内联合循环机组按功能组或工艺系统要求,是有必要的。
  
  4.2机组自启停功能有待于实践检验
  
  国内对燃气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设置自启停系统尚有不同看法。设计机组自启停系统并不困难,但要使该系统发挥正常作用却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联合循环机组主、辅机可控性中还有待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如望亭燃机电厂2×3OOMW联合循环机组、深圳东部燃气电厂的3×35OWM联合循环机组、北京第三热电厂的1×35OMW联合循环机组等均设有自启停系统,但目前没有调试或没有正式启用。由于机组的自启停属于电厂的协调控制范围,它发出指令,用以指挥局部自动控制级的各相关系统(或称功能组),而各相关系统在DCS操作站LCD屏幕上均已设置判据显示与操作手段都很详尽的Help画面,运行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这些功能组的工作状况,并能及时向它们发出指挥指令。为尽快使机组投产,目前尚没有认真对机组有自启停功能进行检验。因此,具体工程是否设置机组自启停功能应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上一篇:无线温度传感器应用领域 传感器...

下一篇:KO-7DJ土工膜(防渗膜)渗...

  • 手机多多
  • 官方微信订阅号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