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分析仪是煤炭行业的常用仪器,用于测定煤炭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含量,来判断煤的性质和变质程度。掌握碳氢分析仪常见的误差与解决方案,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帮助工作人员的作业。
常见误差来源与解决方法:
1. 氧气不纯净
煤样燃烧之前,氧气会先经过净化系统净化,使氧气中的碳氢元素完全消除。若净化系统没有完全消除氧气中的碳氢元素,将会使煤样的碳氢测定结果偏高。
解决方法:净化系统包括氧化铜、变色硅胶、氢氧化钠和无水高氯酸镁。经70-100次测试之后,氧化铜就会失效,此时需要用1mm孔径的筛子筛去粉末,筛子上的氧化铜再生留用。变色硅胶失效后颜色因吸水变成粉色,此时需将硅胶在干燥箱内以≦120℃的温度干燥。氢氧化钠和无水高氯酸镁失效后会出现局部溶化与粘结,此时需立即更换。
2. 煤样杂质的影响未排除
煤样中的硫与氯在燃烧中会产生硫的氧化物与氯qi等杂质气体,会使碳值偏高。在测定过程中,燃烧管内会加入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消除硫的氧化物与氯qi的干扰。如果高锰酸银热解产物失效,碳值会越测越高且升幅较大
解决方法:更换高锰酸银热解产物。
3. 煤样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未完全转化成水
煤样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会经由氢氧化锂转换成水。氢氧化锂失效或装填太松,会导致碳值越测越低且降幅较大。若装填太紧或结块,则会导致碳值不稳定并且升高。
解决方法:重新填充经过干燥处理的氢氧化锂。
4. 氧气流量不达标
测定要求氧气流量为80-120ml/min。流量过大可能使五氧化二磷涂膜后移,影响电解池工作效率;流量过小会使测定结果偏高,还会延长测定时间。
解决方法:调节氧气瓶的减压阀,重新调整氧气流量。
5. 气密性不好
测试应在密闭情况下进行。氢电解池前漏气,会使测定结果偏低且不稳定;氢电解池后漏气会使碳值偏高且不稳定,氢值基本正常。
解决方法:测定前应用短路法对仪器各部分进行密封性检查。若接头漏气则更换硅胶管;氢氧化钠和无水高氯酸镁失效粘结阻碍气路则更换净化剂;翻胶帽漏气则更换翻胶帽。
6. 电解池问题
①电解池未正确安装
电解池安装角度过大会使测定结果偏低且不稳定;角度过小则使分析时间延长。
解决方法:正确安装电解池,使尾端向上倾斜大约5°。
②电解池失效
电解池失效将延长测试时间并导致测试结果不稳定。
解决方法:重新清洗、涂膜。
双组份红外分析仪(常量)采用负滤波多组份红外分析技术,能同时分析被测气中两个组份浓度的工业用在线自动分析仪。
双组份常量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特点:
双组份常量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利用被测气体对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能量吸收的原理;
选用半导体红外检测器,采用负滤波多组份红外分析技术,能同时分析被测气中两个组份浓度的工业用在线自动分析仪。
仪器除了具有一般光声式红外分析仪所有的特点,如灵敏度高,分析精度高,响应快等以外,比光声式红外分析仪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因此,对被测气体的预处理要求低,日常维护工作量少。仪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使用。
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热处理等工业领域中。
仪器具有带隔离的4-20mA标准信号输出,可直接送往自动调节系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红外分析仪技术指标
测量组份:同时进行CO、CO2两个组份的在线自动分析
测量量程:0~30%(CO)0~30%(CO2)
仪器精度:1级
仪器稳定性:每60小时连续测定,其指示值对基点的漂移不大于满量程的±1%
仪器重现性:不大于满量程的±1.5%
响应时间:≤60秒
供电电源:~220v±10%,50HZ±1%
氧分仪是一种工业在线过程分析仪表,不仅广泛应用于加热炉、化学反应容器、地井、工业制氮等场合中混合气体内氧气浓度的检测,还大量用于锅炉内水中溶解氧、污水处理装置外排水溶解氧的检测。
氧分仪种类较多,检测原理各异,针对性强,因此应根据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工艺状况选择合适的仪表。
氧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
氧分析仪器按照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燃料电池法氧分析仪、氧化锆法的氧化锆传感器、磁氧分析仪。
氧分析仪器在使用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否则极易出现分析结果不精确等问题。
所以总结几点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1、氧分析仪在初次启用前,应该对连接点,焊点,阀门等进行检漏,以确保空气中的氧不会反渗进入管道及仪器内部,造成测量数值偏高。
2、再次使用仪器前,要进行管道系统净化,将漏入的空气吹除干净,同时确保连接取样管路时没有漏入空气。
3、样气中氧含量的变化会受管道材质及表面粗糙度影响,因此一般连接管路选用铜管或抛光过的不锈钢管,而不要使用塑料管,橡胶管等。
4、微量分析时,要避免各种管件,阀门,表头等死角对样气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尽可能简化气路系统,连接件死角要小。
防止溶解氧逸出造成污染,可使用水封,油封及腊封等设备,才能确保数据精确。
临界氧指数测定仪,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较低氧气浓度。用于评定均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软片和薄膜等在规定条件下的燃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