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于安装引入的误差
热电偶正确的安装方法应是
1、热电偶应远离门和加热的地方,插入的深度至少是保护管直径的8~10倍。
2、避开强的电场和磁场,要把热电偶与动力线缆隔离。
3、测量气体温度时,应沿着气体逆流方向安装。
4、热电偶保护管和炉壁孔之间的空隙要用绝热物质堵住,防止空气对流,影响其测温。
二、由于热惰性引入的误差
热惰性指的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显示的温度落后于被测物体温度。为了减小热惰性,应选择时间常数小的热电偶。时间常数与热电偶热端的直径、材料的密度及比热成正比,与传热系数成反比,如要减小时间常数,除增加传热系数以外,具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减小热端的尺寸。使用中,通常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管壁薄、内径小的保护套管。
三、热阻误差
热阻误差是由于不经常维护引起的,比如灰尘附着于热电偶表面,这会导致热阻增加。通常的做法是保持热电偶保护套管的干净,经常擦拭。
四、由于绝缘性能变差引入的误差
如果热电偶绝缘性能出现问题,它首先会引起热电势的损耗,其次还会引入外界的干扰。由此引入的误差也不小,在高温场合,有可能相差上百度,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应选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这样也可以延长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热电偶是一次仪表,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
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制成热电偶分度表;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
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而影响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工作的因素也很多,其中插入深度、响应时间、热阻抗增加、热辐射四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热电偶测温点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测温点的位置,对于生产工艺过程而言,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否则将失去测量与控制的意义。热电偶插入被测场所时,沿着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产生热流。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会有热损失。致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的温度不一致而产生测温误差。总之,由热传导而引起的误差,与插入深度有关。而插入深度又与保护管材质有关。金属保护管因其导热性能好,其插入深度应该深一些,陶瓷材料绝热性能好,可插入浅一些。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因此,在测温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而保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条件,差别极大。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体,至少应保持30min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液体而言,较快也要在5min以上。对于温度不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程仅1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也会因达不到热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建议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
在高温下使用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如果被测介质为气态,那么保护管表面沉积的灰尘等将烧熔在表面上,使保护管的热阻抗增大;如果被测介质是熔体,在使用过程中将有炉渣沉积,不仅增加了热电偶的响应时间,而且还使指示温度偏低。因此,除了定期检定外,为了减少误差,经常抽检也是必要的。例如,进口铜熔炼炉,不仅安装有连续测温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还配备消耗型热电偶测温装置,用于及时校准连续测温用热电偶的准确度。
下一篇:恒温水浴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