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紫外分光光度计故障及原因分析
(1)不使用氘灯时如何关闭氘灯
当连接仪器时,选择仪器>配置>保养标签,然后点击氘灯边上的灯状态框,除去复选标记。只要扫描范围和固定波长测定不在氘灯的范围之内时,氘灯将处于关闭状态。
(2)如何决定所用的通带
选择测定光谱中窄峰的半高度,然后除以10。例如峰的半高度宽是20nm,通带的优选值是2nm。
(3)初始化刚完成,使用哪条基线
使用后一次存储的基线。仪器在初始化时不进行基线校正。可扫描一次零线,看基线是否完好,如果可以,就使用存在的基线。仪器在出厂时存储有基线。如果未进行过基线校正,则使用的是出厂时的基线。
(4)如果发生通讯故障,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①检查在仪器配置屏幕(选择仪器>配置)中是否选择了合适的通讯口;
②检查电缆是否正确,牢固地连接
③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已经打开
(5)灯是如何进行准直的
实际上灯并不移动。在初始化时,驱动灯反光镜的步进马达连接有传感器,当检测器发现能量大时,反馈信号到灯室,步进马达的传感器自动记忆此时的反光镜位置。当检查所有的位置后,反光镜自动返回到记忆的位置。
(6)紫外区读数漂移的原因
确认氘灯是否点亮。氘灯的使用时间是否超过了预期的500h寿命,一旦超过,光强减弱,也许需要更新。此外可检查夹缝宽度的设置是否太小。
(7)执行了自动调零后仪器处于什么状态
自动调零把当前固定波长的光度读数调节为0或者100%,取决于测定的方式。使用自动调零减去了空白读数。通常,在单个固定波长测定时使用自动调零,如果是多波长测定,应该执行基线校正。
(8)为什么执行自动调零后光谱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校正
因为自动调零只校正一个点;要校正光谱范围,需要进行基线校正或精细的基线校正。精细的基线校正应该定期进行,一般每月一次,在样品室中不必放任何容器。
(9)基线校正后仪器的状态如何?
基线校使时仪器在制定得波长范围内的光谱读数调整为零。
(10)为什么基线校正不能正常起作用
是否样品室中放了样品?基线校正时有三种选择,可确保基线校正的正常。
①样品室池架内空置(空气对空气)。此时校正仪器的基线,特别适合精细的基线校正
②样品池中放入溶剂,参比侧空置
③样品和参比池中都放入溶剂
需要确认样品室的门已经关好。杂散光会影响基线的质量。此外,在指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和样品池的材料匹配。
(11)夹缝宽改变以后情况如何
多数场合下(紫外/可见区),设置夹缝宽也等于设置了带宽,换言之设置了光谱的分辨率。夹缝宽改变,改变了光束的集合尺寸。在使用微量池和流通池时就要权衡考虑,增加夹缝宽可增加光通量降低噪声。但是,使用大的夹缝宽,噪声是降低了,付出的代价是分辨率也随之降低了。
(12)为什么有时在仪器初始化中会出现氘灯能量或波长正确度故障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如下。
①样品盒参比池中有样品池
②使用某些附件,如池定位装置、抽吸单元等,没有坐落在正确的位置上或未准直。
③如果安装了抽吸单元,流通池脏了、空了或没有准直。
④氘灯的使用时间接近或超过预期的500h寿命,灯的能量降低乃至不能通过能量检查,并且由于噪声增加,使波长正确度的检查也失败。此时,换新的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正确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试呢?以下为您详述: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步骤
(一)样品准备
1.液体样品根据用户提供的技术指标,检查浓度范围是否合适,如果需要稀释,则要考虑所需溶剂类型和稀释倍数。
2.固体样品均匀粉末、片状或具有光滑平面的块状样品,均可直接测定。
(二)操作步骤
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点燃(打开)光源后,根据说明书要求启动计算机。
2.检测前准备:参照仪器说明书,在20天内至少进行一次激发校准和发射校准,检测前仪器应预热。
3.工作条件的选择:环境温度应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70%;电源稳定,无磁场、电场干扰。根据样品的特性及荧光强度,选择合适的仪器工作条件(如狭缝、PM增益、响应时间等)。
4.基本测定
(1)荧光激发光谱测定
设置仪器参数,扫描发射波长,找到maxλem,以此为发射波长,记录发射强度作为激发波长的函数,便得到激发光谱。
(2)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设置仪器参数,扫描激发波长,找到maxλex,以此为激发波长,记录发射强度与发射波长间的函数关系,便得到荧光发射光谱。
(3)差谱测定
设置仪器参数,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测定背景溶液的发射光谱并储存起来,在一定的工作方式下,扫描样品溶液的发射波长,得到当时的光度值和储存的背景值之间的差示值,即差谱。
(4)峰面积积分
选择适当的工作方式,对样品溶液进行积分操作,即得到峰面积积分。
(5)荧光强度
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设置λex、λem,采用定点读数或扫描方式,即可测得所选波长处的荧光强度。
(6)定量测定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的测定条件下,设置λex、λem,按照由稀至浓的次序,测定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浓度的工作曲线,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定未知溶液的荧光强度,由工作曲线即可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
1.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其他光谱由仪器控制电脑直接绘出。
2.峰面积积分、荧光强度由仪器控制电脑计算显示。
3.定量测试: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出荧光强度-浓度的工作曲线。浓度未知的溶液的荧光强度测定后,由工作曲线求出该溶液的浓度。
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1.在实验开始前,应提前打开仪器预热,并配制好所需的溶液,对于已经配制好的溶液,在不用时放在4℃冰箱中保存,放置时间超过一星期的溶液要重新配制。
2.实验所用的样品池是四面透光的石英池,拿取的时候用手指掐住池体的上角部,不能接触到四个面,清洗样品池后应用擦镜纸对其四个面进行轻轻擦拭。
3.在测试样品时,注意荧光强度范围的设定不要太高,以免测得的荧光强度超过仪器的测定上限。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的清理台面,处理废液,清洗和放置好样品池,将下次要用的溶液放回冰箱,并且按规定登记实验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分光光度计的具体使用方法:
(1)仪器预热。打开样品室盖(光门自动关闭)。开启电源,指示灯亮,仪器预热20min。选择开关置于“T”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
(2)旋动波长手轮,把所需波长对准刻度线。
(3)将装有溶液的比色皿放置比色架中,令参比溶液置于光路。
(4)盖上样品室盖,调节透光率“100%T”旋钮,使数字显示为“100.0T”。(如显示不到100%T,则可加按一次。
(5)吸光度A的测量:仪器调T为0和100%后,将选择开关转换至A调零旋钮,数字显示应为“.000”。然后拉出拉杆,使被测溶液置入光路,数字显示值即为试样的吸光度A。
(6)测定完毕后,先打开样品室盖,再断电源。比色杯应清洗干净后,再贮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