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流动速率仪的测试方法有以下4种:
根据方法A对于熔融指数的测定;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
在这个方法中,挤出物在指定的时间内切下,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出被切下的挤出物的质量。测试结果是每个单元时间内挤出的质量,单位为g/10 min。所得到的MFR结果的质量与切割时间和所称质量的精度有关。如果MFR指数比较低,需要使用较长的切割时间时,我们建议使用手动切割。
根据方法B对于熔融指数的测定;熔体体积流动速率 (MVR)
这个方法需要熔融指数仪/ 挤压式塑性计配备一个活塞位移传感器。MVR结果是在单位时间内测量挤出的材料体积得出的,单位为cm³/10 min。从在一定时间内活塞的移动位移计算得到。这个方法显著的优势是消除机械切割。具有同步记录活塞位移和测试时间的特性,同时可达到高度,即使是对于短测量时间和小活塞位移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材料、精度需求和MVR结果,同一个料桶可以测试多40个单独的测量。
根据方法C中的熔融指数测定
常用高为8.00mm的料桶和直径为2.095mm的料口。MFR值测量优于标准中建议的75 g/10 min,一个“半高/半口径”料桶的尺寸4.00/1.050mm。这是专为ASTM D1238方法C设计的。
方法D中的熔融指数测量- ASTM D1238:多步骤测量
对于很多聚烯烃,通常需使用不同的力值测量MVR和流动速率比(FRR)。当使用简单的熔融指数仪时,需测试多次填料。熔融指数仪配有一个自动变换砝码单元,可以测量单个填料在不同力值下的结果。
熔体流动速率仪是指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熔体每10分钟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本仪器只适用质量法熔体流动速率(MFR)的测定,其数值可以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时的粘流特性。
仪器构造:主要由加热炉和控温系统两部分组成,仪器下部的控制箱内为控温系统部分,它采用单片机调功率控温方式,抗干扰能力强,控温精度高,控制稳定。上部是加热炉,炉内加热丝按一定规律缠绕在铜棒上,使温度梯度为最小,以满足标准要求。操作控制箱上的控制面板,对加热炉的试验温度进行设定。
操作步骤:
①打开电源,设置温度、切样时间间隔和切割次数,等待升温,测试样前,保证料筒温>15min ;
②根据预先估计的流动速率,称取3-8克试样;
③准备好纱布、镊子、抹布和口模清洁杆;
④温度恒定后用漏斗将称取的试样装入料筒,并手持活塞压实样料,此过程在1min内完成。
⑤等待四分钟后,温度应恢复到选定的温度,此时应把选定的负荷加到活塞上;活塞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直至挤出没有气泡的细条;
⑥预切并开始计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切割,每条切段的长度可以在10-20mm;
⑦切割结束后迅速把口模和余料压出,趁热迅速清洁口模,并用纱布清洗料筒内膛;
⑧切段冷却后,注意称量,准确到1mg,计算平均质量。
注意事项:
①单相电源必须可靠接地。
②确认试验结果后,仪器依然恒温,试验员可连续试验。
③仪器用完后应断开总电源。
④使用者不能随意拆卸仪器。
⑤仪器应置于无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使用。
⑥料筒、活塞、口模应保持清洁,不能磕碰、划伤,料筒不能用非指定的工具清洁。
⑦清洁工作应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比较容易清洁。但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烫伤。
熔体流动速率仪是用来测定各种高聚物在粘流状态时的熔体流动速率,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用MFR或MVR来表示,它既适用于熔融温度较高的聚碳酸脂、聚芳砜、氟塑料、尼龙等工程塑料,也适用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聚甲醛树脂等熔融温度较低的塑料测试,广泛应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及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和商检部门。
熔体流动速率仪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电源,设置温度、切样时间间隔和切割次数,等待升温,测试样前,保证料筒恒温>15min
②根据预先计的流动速率,称取3-8克试样;
③准备好纱布、镊子、抹布和口模清洁杆;
④温度恒定后用漏斗将称取的试样装入料筒,并手持活塞压实样料,此过程在1min内完成。
⑤等待四分钟后,温度应恢复到选定的温度,此时应把选定的负荷加到活塞上;活塞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直至挤出没有气泡的细条;
⑥预切并开始计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切割,每条切段的长度可以在10-20mm;
⑦切割结束后迅速把口模和余料压出,趁热迅速清洁口模,并用纱布清洗料筒内膛;
⑧切段冷却后,注意称量,准确到1mg,计算平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