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采用就地补偿无功,可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
1.异常分析
过电压:可允许在超过额定电压5%的范围内继续运行,且允许在1.1倍额定电压下短期运行,长时间过电压运行,会使电容器发热,加速绝缘老化。应避免电容器同时在最高电压和最高温度下运行。
过电流:可允许在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继续运行,但应设法消除线路中长期出现的过电压和高次谐波。
渗漏油:密封不严,则空气、水分等杂质都可能进入内部,造成内部绝缘降低。在运行中发现电力电容器外壳、焊缝等处渗漏油,应立即退出运行,以确保电容器组的安全。
温度:空气温度在40℃时,电力电容器外壳温度不得超过55℃,
2.故障处理
常见故障:
a、电容器外壳膨胀鼓肚或渗油;
b、电容器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火花;
c、电容器内部短路、声音异常或喷油起火;
d、电容器外壳温度高于55℃以上,示温蜡片熔化。
处理:
a、电容器喷油、爆炸起火时,应立即断开,并用沙子或干式灭火器灭火。此类事故多是由于系统内、外过电压,电容器内部严重故障所引起的。电容器不得使用重合闸,跳闸后不得强送。
b、开关跳闸,而分路熔断器未断,应对电容器放电3分钟后,在检查、CT、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情况。若还找不到问题,则应进行检查试验。
c、当熔断器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在拉开电容器开关。在切断电源并对其放电后,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等,后用绝缘摇表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痕迹,可换好熔断器后投入运行,如送电后还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并恢复对其余部分的送电运行。
3.处理故障时的安全事项
拉开开关和刀闸后应对电容器放电,电容器经放电绕组放电后,还应该进行一次人工放电。放电时,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接好,在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放电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端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断器熔断等现象,这样仍可能有部分电荷未放尽,所以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之前,检修人员还应戴上绝缘手套,先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放电,然后方可进行拆卸。
用MF47型万用表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的电解电容器选用万用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47μF以下的电解电容器可用R×1K档测量,大于47μF的电解电容器可用R×100档测量。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电容器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幅度,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返回无穷大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阻。此值越大,说明漏电流越小,电容器性能越好。然后,将红、黑表笔对调,万用表指针将重复上述摆动现象。但此时所测阻值为电解电容器的反相漏电阻,此值略小于正向漏电阻。即反相漏电流比正向漏电流要大。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在测试中,若正向、反相均无充电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电容器容量消失或内部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器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在路测试:在路测试电解电容器只宜检查严重漏电或击穿的故障,轻微漏电或小容量电解电容器测试的准确性很差。在路测试还应考虑其它元器件对测试的影响,否则读出的数值就不准确,会影响正常判断。电解电容器还可以用电容表来检测两端之间的电容值,以判断电解电容器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