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万用表测试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好坏的方法
1、电阻(R)电阻的故障是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不符,因此,用万用表欧姆即可测出电阻的好坏。通常电阻的故障是开路(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无穷大),电阻短路的故障极为少见。
2、电容(C)电容器的常见故障一般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击穿(电容器两极板因某种原因造成短路和漏电(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小于正常值),另一类是开路(电容器内部引线与极板断开,这时电容器已没有容量)和失效(电容器的容量小于正常值)。
电容器漏电和击穿的测量:将万用表拨置×10K档(测量电解电容器时用×1K档),测量时万用表指针首先向R为零的方向摆地去,然后又向R为无穷大的方向退回,待表针稳定以后指示的电阻值就是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对于电解电容器这时万用表的黑表笔必须接电解电容器的正极。
实验证明电解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姆以上,其它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在几十兆欧姆以上,若绝缘电阻值此小于上述数值,即表明电容器的漏电不宜使用。绝缘电阻越小,漏电越严重,绝缘电阻为零,说明电容器已被击穿。
3、二极管(D)二极管的主要特征:单向导电特性,用万用表×1K档量二极管正向应有一定阻值,而反向为无穷大,如果反向测有阻值,证明二极管已被损环。
4、三极管(Q)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根据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很容易地将基极判别出来,将万用表拨置×1K欧姆档,然后任置假设三极管的一只脚为基极,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搭上,用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如果两次测量的电阻值都较小(正向电阻),且将红笔接在假定为基极的管脚上,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阻值都很大(反向电阻),则假定正确,该脚即为基极。三极管的损坏主要是开路或短路,按此方法可简单地判别三极管是否损坏。
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小编就将以MF9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电路为例。
将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一”挡位,就可以构成图所示的直流电压测量电路。从MF9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电路可以看出,利用转换开关的活动连接片“a”刀、“b”刀分别将同定触点5、6、7、8、9、10接到金属片A或B上,相应地得到六个不同的测量直流电压的量限。只有最低电压挡0.5V是单独配用附加电阻,其他各挡则采用共用附加电阻的电路。在这个电路中,表头仍保持与电流挡所用的各分流电阻并联,然后串接附加电阻,这就相当于一个灵敏度较低而内阻较小的表头与附加电阻串联,其好处是可以使得直流电压挡与交流电压挡共用一个附加电阻元件。电路分析如下:
MF9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电路
1.当转换开关A的活动连接片“a”刀、“b”刀与触点“5”连接时,此时与表头串联的附加电阻只有5.5kΩ。路径是:从“+”开始—A—a— b—5.5kΩ—2.33kΩ—1.4/2kΩ—μA—“一”。因只串联一个5.5kΩ的分压电阻,所以量程最小,只能测量0.5V及以下的直流电压。 2.当转换开关B的活动连接片“a”刀、“b”刀与同定触点“6”连接时,此时与表头串联的附加电阻路径是:从“+”开始—经35.5kΩ—a-b-2.33KΩ-1.4/2KΩ-μA电源"-"。由于串联的附加电阻比较小,因此量程比较小,接通的是2.5V直流电压挡。 3.当活动连接片“a”、“b”与触点“7”连接时,表头串联的附加电阻路径是:从转换开关A的“+”开始—经35.5kΩ—10kΩ—150kΩ— “7”—a—b—2.33kΩ—1.4/2kΩ—μA—“一”。因串联的附加电阻比2.5V挡增加了一个150KΩ的电阻,所以量程增大为10V挡。 4.当滑动刀V’和“b”接通了同定触点“8”时,表头串联的电阻是:35.5KΩ-10kΩ-150kΩ-800kΩ-~a-b—B-2.33KΩ-1.4/2KΩ—μA—“一”。由于表头串联的附加电阻比10V挡又增加了一个800kΩ的电阻,所以量程增大为50V。相应地,读者可以自己分析250V挡和500V挡。 总之,多量程电压挡是靠改变与表头支路串联的附加电阻的阻值而达到改变其量程的目的,串联的附加电阻个数越多(阻值越大),则量程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