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巡视检查法
巡视检查法就是责任(值班)电工或工作人员根据对故障现象的分析判断,对所有漏电保护系统(包括各漏电保护器及被保护电网等)进行查看从而发现故障的方法。主要依靠人的眼力来发现故障点,因而简单易行,特别适应于具有明显故障点的故障查找。例如:导线断落地面,树木碰触导线,拉线与导线接触,漏电保护器烧坏以及各种错误的安装接线等。
二、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就是借助仪表的功能对电网或设备的某些参数进行测试,并以此判断故障的原因或直接检测出故障点来的方法。例如:或家用电器设备的周线碰壳接地,电网绝缘损坏漏电以及不平衡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等,只有通过仪表的测试才能发现问题。
三、试送投运法
当某一漏电保护器出现动作跳闸故障以后,经过巡视检查或合仪表测试等均未发现明显故障时,可以将漏电保护器和被保护电网试送电投入运行一次。若试投成功,则说明以前故障已经消失,所发生的动作跳闸很可能是属于瞬时性故障所致。例如:很可能是在被保护电网内有触电、风摆树被碰触导线、电网瞬时过电压、过负荷、大电机起动或由于强磁场、强振动等所引起。试送投运法就是把已经动作跳闸的漏电保护器和被保护电网再次投入运行,以重新判断以前所发生的故障是属于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若属于永久性故障.则必须再利用其他方法查找到故障点,若属于瞬时性故障(故障点已消失)。则可以恢复送电运行。试送投运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省事的方法,特别对于各种瞬时性故障所造成的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可以试投一次成功,这就大大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四、分级或分段选择法
当在被保护电网内出现了使漏电保护器永久性动作跳闸的漏电或接地故障以后,可以按照“总网-分支-末端”的先后顺序,首先断开低压电网的各条分支线路,然后只对主干线路试送电并同时投入漏电保护器;或者先拉开低压电网的各分段开关,然后只对靠近侧和第一段电网试送电并同时投入漏电保护器。各主干线路或第一段电网中没有故障,那么漏电保护器就能够正常投入运行。然后再依次投入分支线路或合上下一个分段开关。
五、模拟试跳法
模拟试跳法是专门用来检验运行中的漏电保护器是否存在拒动作故障的一种方法。漏电保护器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拒动作现象,为了防止由于漏电保护器拒动作而造成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应当定期对漏电保护器本身和被保护电网进行模拟漏电动作试验。我们把这种用以检查漏电保护器本身或被保护电网是否存在拒动作故障的方法叫做模拟试跳法。模拟试跳法包括对漏电保护器本身的试跳(即“内试”)和对被保护电网的模拟漏电动作试验(即“外试”)。
1.目前常见的保护方式及存在问题 下一篇:恒温水浴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项
目前装设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保护方式:一种是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总保护,另一种是在线路末端装设末端保护。这两种保护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总保护的缺点是当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器动作,整个供电范围全部停电。总保护的整定值过小会使总保护频繁动作,过大又使保护直接触电的效果相应减弱。在线路末端装设保护器的缺点是:保护范围太小,主干线发生漏电时无法保护。要想克服以上两种保护方式的缺点应设置多级保护。
2.保护级数的确定
对农村低压电网,综合起来有3种供电形式:
(1) 电网有一条主干线路及很多分支线路,末端带有照明及动力负荷。对于这样的电网应考虑设置三级保护。一级保护(总保护)设置在出口处,目的是切除主干线路故障。二级保护(分支保护)设置在各条分支线路与主干线的连接处,目的是切除分支线路故障。三级保护(末端保护)设置在各家各户及动力点上,用来保护人身触电。如果分支线路所带负荷很少(只有几户),末级保护也可不设。分支保护应选用高灵敏型漏电保护器。
(2) 电网从变压器低压侧分几条供电线路,有动力专用线及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负荷(不允许随意停电,停电前应通知用户)。对于这种供电形式的电网应设置两级保护。一级设在各分支回路的出口上,二级设在电网末端。
(3) 没有主干线的辐射电网且负荷不集中,是典型的梯形电网。这样的电网也不宜设置三级以上的保护。因为保护级数越多,总保护效果越差,分级保护配合更加困难,因此应设置三级保护。一级保护设置在电源出口处,二级保护根据保护范围设置在分支线路上,三级保护设置在电网末端。
3.各级保护器的选择
(1) 末级保护漏电保护器的选择:末级保护以保护人身直接触电为主要目的,安装在家庭、移动式设备、临时用电设备上,这就要求选择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按规定,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30mA,额定分断时间应小于0.2s。当漏电电流达250mA或超过额定漏电电流5倍时,分断时间应小于0.04s。额定工作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网最大负荷电流。
(2) 分支保护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分支保护的目的是防止分支线路包括进户线发生断线、接地等故障造成设备烧毁,火灾,人身间接触电。从这个目的出发,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应尽可能小,动作时间应尽可能快。但分支保护范围比末端保护范围大得多,分支网络的漏电电流相应增大。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电网正常漏电电流的2倍以上。电网的漏电电流随时间天气不同而变化,这里所指的漏电电流是在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测试的电网的最大漏电电流值。
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IΔn≥2I0;IΔn≥2IΔn下,式中:IΔn表示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0表示电网漏电电流;IΔn下表示末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选择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最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作为分支保护额定漏电电流动作值。
动作时间:选择延时型保护器要有0.2s的延时时间,选择反时限特性保护器时,额定分断时间≤0.2s。
工作电流:大于等于电网最大负荷电流。
(3) 总保护漏电保护器的选择:总保护的目的与分支保护相似,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IΔn总≥2I0IΔn总≥2IΔn下
式中IΔn总——总保护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IΔn下——下一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I0——电网漏电电流。
动作时间:总保护动作时间应大于下级保护动作时间。根据《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规定,上下两级的保护器要有0.2s的延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