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重困难,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就是人长久丰产工程。我们利用人长久四效生物菌在分解农作物秸秆过程中,所产生的四大效应,正好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多年来无法解决的这四大的问题,使农业生产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前景。
一、二氧化碳CO2效应:人长久四效生物菌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供作物吸收,大大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
二、活化土壤效应:四效生物菌在降解秸秆后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还大大改变了土壤物理性状及透气性能。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三、生物防治效应:四效生物菌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的能抑制病虫害发生的微生物孢子,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的同时也改变了大棚内的生态环境,有效的防治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四、热量效应:四效生物菌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有效地提高了地温及冬季大棚内的气温。从而营造出一个植物生长的较佳生态环境,开创了高增产、高收益、无公害、环保型的一个崭新的农业生产新模式,使大棚作物的增产幅度高达50%-200%以上。
人长久丰产工程按其投资成本可分高档、中档和低档三种。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比较适合采用低档简易的丰产系统。就简易丰产系统而言,可分为地下丰产系统和地上丰产系统两种,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
地下丰产系统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二是提高冬季地温;三是综合利用秸秆反应产生的有效成份,供根系直接吸收;四是有机活化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增强对根系供氧能力,提高根系的呼吸代谢;五是贮存白天太阳辅射的热量,到了夜间棚内气温降低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和气温,以保护作物的茎、叶、花、果不受冻害。所以地下丰产工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大棚生态系统。
地下丰产系统的建造方式非常简单,根据所种作物的行距安排,确定地下丰产系统的位置,一般是在定植行内,顺行距挖一条深35cm,宽50-60cm,长与种植行长相等的一条反应沟即可。
地下丰产系统秸秆填料的方法是:反应沟底部铺设较硬的秸秆(如玉米秸、棉柴等),厚度10cm,再填入碎软秸秆10cm,在碎软秸秆上撒一层用麦麸拌好的菌种,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0.6斤-0.8斤;然后再填入一层20cm碎软秸秆,接着再撒一层菌种,菌种用量与第一层相同,最后覆土25cm。特别注意的是在填加秸秆以后覆土时,一定要让秸秆从反应沟的两头露出来,以利于地下丰产系统内更好的通风。地下丰产系统建造完毕后,大水浇灌。第二天就可以在丰产系统的南北水印边(干湿交界处)按预定的株距行距点种或移苗定植了。
作物定植后,一定要根据作物的定植株距,在靠近作物叶片的地方,用直径1CM左右的钢筋打一些出气空,深度至到地下丰产系统的底部,这样才能使丰产系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从地下冒出来直接被植物的叶片吸收,也便于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地下丰产系统,促进人长久四效生物菌对秸秆的降解,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CO2 。每次浇灌之后,也要检查地下丰产系统的出气空是不是被堵塞,要及时的清理被堵塞的出气空。
人长久地上丰产系统可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顾名思义,内置就是在大棚内部,外置就是在大棚外面,外置地上丰产系统在一年四季内都可使用,内置地上丰产系统则更有利于在冬季大棚内使用。
地上丰产系统建造非常方便,只要棚内需要增加二氧化碳CO2、热量、需要增加人长久四效生物菌进行生物防治,均可随时在大棚前建造人长久地上丰产系统,地上丰产系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料方便且灵活性强,当棚内缺二氧化碳CO2时,可随时添加秸秆,启动人长久丰产系统接菌供气;二、根据棚前空间大小可灵活确定建造尺寸和规格,一般要求地下反应沟和地上秸秆层的容积之和与大棚内种植面积之比为1m3:5-10m2;三、地上丰产系统供气量大,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灵活调节供气量。
(1)、外置地上丰产系统反应沟的建造:就是在棚内棚的中间位置,离棚边1.5?2米的地方先建一个宽1m,深1.5m的贮气池,在大棚前1.5-2米的地方挖一条与大棚平行的,宽60-80cm,深60-80cm的反应沟,沟的长度约为大棚的3/4,沟要挖得两头高中间深,在反应沟的两头各挖一条20cm×20cm小沟通到大棚的两端内部,做为回气道,反应沟上搭上木棍或水泥杆作支撑物。然后在沟的中央位置挖一条垂直于大棚的宽0.6米、深1米的通道,沟长3-4米,(即棚外1.5-2米棚内1.5-2米)与棚内的贮气池相连,通道底要内深外浅以便于二氧化碳CO2及水流入,通道上用水泥板封盖。
(2)、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交换机底盘建造: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交换机底盘建在棚内的贮气池之上,其建设高度为高出地面30cm为宜,底口径为0.6m×0.6m,上口径为0.45m×0.45m,顶端用水泥抹平,上面安装氧气O2-二氧化碳CO2 交换机。每棚安装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交换机的数量为:40-50m长的大棚安装一台;60-100m长的棚安装两台。
人长久丰产系统与有关配套设施建好后,便开始填加秸秆,在反应沟上面先铺放一层10-15cm厚的整玉米秆或棉柴等硬质秸秆,按每平方米撒一层0.5斤的菌种,第二层为25-30cm厚的碎软秸秆;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0.8斤,第三层为10-15cm厚玉米秸和25-30CM厚碎软秸秆,最后一层盖顶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1斤。接种完毕用铁锨拍打秸秆堆上部,使菌种与秸秆层充分接触,以上过程称三三填料接种法,一般50米长8米宽的棚一次反应堆加料为三千到四千斤秸秆,秸秆资源充足的地方也可多加。
地上丰产系统填料接种后,随即按照料水之比为1:1的水量向秸秆堆均匀喷洒,到第二天再按料水之比为1:1水量均匀喷洒以补充水分,至秸秆完全湿透为止(新鲜秸秆水量要减少1/2)。此后覆盖上薄膜,膜上加盖遮荫物,然后就可以启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交换机,给人长久丰产系统供氧,使四效生物菌种快速激活,启动丰产系统降解秸秆产出二氧化碳CO2了。
为保证出苗后有相应数量的二氧化碳CO2供应幼苗生长,地上丰产系统建造与二氧化碳CO2贮备应在直播或定植前7天完成,因为苗期的饥饿对中后期产量影响甚大,即是中后期加大二氧化碳CO2供应也无法弥补严重苗期造成的产量损失。根据我们多年研究结果,几种大棚作物不同生育期对二氧化碳CO2浓度的需求详见下表:(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监测结果)
可是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含量不足330PPm,要满足上表各种作物不同生育期对二氧化碳CO2的需求量,还相差数倍。因此,加强地上丰产系统管理和使用,使其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CO2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关键。
1、地上丰产系统的开机时间:出苗或定植后,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应开机供二氧化碳CO2 ,一般早8点开始,生育期开机时间长短不同,多数作物苗期上午开机2-3小时,下午3-4小时;结果期应全天候开机供应,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全天候检测。
2、地上丰产系统补水与时间间隔:给丰产系统中秸秆定期补水是满足人长久四效生物菌持续降解秸秆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有机养料的基础,每次将通过加水产生的反应堆浸出液,定期向叶面喷施或者向根系追施有机营养,可使作物在高二氧化碳CO2浓度条件下健壮生长的基础上更加茂盛,开花结果更多,果实产量品质更高。每次补水量掌握在使秸秆湿透并有液体浸出为准。每次加水的时间间隔:高温季节为7天;中温季节为12天;低温季节则要求20天加一次。
3、各期秸秆添加数量与作物品种的关系:无限生长的蔬菜水果品种生长周期长,结果量大,相应二氧化碳CO2需求量就多,向反应堆中添加秸秆一般每个生育周期需加3-4次,每次数量在2500-3000公斤,需加菌种两公斤,有限生长的品种生长周期短,二氧化碳CO2需求量少,秸秆添加量一般每个生育因期需加1-2次,每次数量在1000-2000公斤,需加菌种一公斤。
4、地上丰产系统秸秆转化后剩余陈渣应充分利用。秸秆生物转化后的最终底物,科学概念应称其为生防有机肥。其成分有腐殖质、酶、中间产物、抗病菌孢子、酶粗液、从秸秆降解游离出来的各种矿质元素和小分子有机物,按照相似兼容原理,这些物质大多数可被作物的根系和叶片直接吸收利用,每公斤的肥效远远高于同等重量的进口二铵的水平。不仅如此,另外它对有机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以及对土壤病虫害的生物防治都有显著的作用。这样每个反应周期的最终底物陈渣,清理后施入大棚栽培行中,经过几个生育期积累,就能在每两个种植行中间形成一个有机栽培槽,随着人长久丰产工程技术的普及推广,将会使我国的大棚作物生产从现在的有土栽培模式一跃成为有机栽培模式,到那时不但可以节约化肥、农药的投入,而且还能使大规模生产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目标,线、内置地上丰产系统,内置地上丰产系统更有利于在冬季大棚内使用。就是将外置地上丰产系统移到大棚内部,这主要是由于在冬季,大棚外气温太低,使得人长久四效生物菌的活性有所降低,不利于分解秸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 ,而大棚内的气温较高,在棚内建造内置地上丰产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人长久四效生物菌的活性,产出更多的二氧化碳CO2 ,更好的达到增产增效和目的。
它的建造方法与外置地上丰产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将反应沟建在大棚的两端,不过为了节约棚内空间,反应沟可以挖得窄一点,可以靠山墙挖一条50cm宽50cm深的反应沟,贮气池建在反应沟的中间,深为80cm,反应沟要挖得两头浅中间深,正好倾斜着与贮气池相连,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交换机就建在贮气池的上方即可,秸秆用塑料薄膜与墙隔开,可以堆得高一点,以便更好地节约棚内的空间。这样人长久丰产工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由两头向中间吹,那么二氧化碳CO2在棚体内的分布就会更加均匀,更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地上丰产系统与地下丰产系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而只有在结合使用时才能起到更好的增产效果,结合使用时,可以将地下丰产系统的反应沟与地上丰产系统的反应沟用挖沟的方式或用管道连接起来,使地下丰产系统也可以借助地上丰产系统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交换机的动力,更好的完成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气体的交换,促进人长久生物菌对秸秆的降解,使二氧化碳CO2的供应量更加充足,配合人长久地下丰产系统提供的热能和二氧化碳CO2,即提高了地温,又有效地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就有了更大的保证。
不仅如此,人长久丰产工程的使用还可以大大节约农药、化肥的投入,一般可节约化肥投入80%,节约农药投入75%,又能使作物的寿命延长30天以上。还可以使你的农产品提前上市15-20天,这对于反季节的瓜果蔬菜来说更是提高作物商品价值,增加收益的一条捷径。
实践证明,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经济实用型的人长久丰产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创造出了非凡的经济效益,它不仅变废为宝,利用了一直以来被浪费了的秸秆资源,而且还保护了环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将使农业生产从传统种植模式下一步跨入了绿色、无公害、有机栽培的新天地。人长久丰产工程的应用,必将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一次高增产、高收益、无公害、环保型的绿色革命。本文引用地址:
二氧化碳检测仪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排除方法:
1、充电不足或电池已到使用寿命。检查充电架使充电架触点接触良好,或更换电池。检修时不得改变原电路中元件的型号、规格及参数等,不得改变原封装。所有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在井上进行。用户如无法维修可返厂维修或更换。
2、工作时间不足。
3、报警无声接触不良,或电路故障。检查焊点、导线和电路。
4、数码管缺划或不亮数码管坏或焊接松动。更换数码管或补焊。
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二氧化碳检测仪通过红外线光源的吸收原理来检测现场环境的二氧化碳气体。工作原理红外线检测仪运用红外线光源吸收原理来检测现场环境中的可燃性碳氢类气体。
二氧化碳检测仪仪表采用红外测量原理,通入式采样方式,嵌入式安装,基于红外吸收原理,检测部分无磨损,无需维护;对被测气体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校准间隔周期长、精度高、稳定可靠;内置温度补偿传感器,减少温度变化对测量带来的误差;5000条历史数据自动存储功能,用户可随时本地翻阅历史数据;
分析仪自带标准的RS232(默认)或RS485通讯口,可与计算机实现双向通讯;嵌入式安装方式,安装简单方便;宽范围电源供电,减少市电波动影响。广泛应用于焊接及切割配比气。
二氧化碳检测仪可以应用哪些场合
1、畜牧业
空气的质量关系到动物们的健康生长。如果空气长期浑浊,二氧化碳浓度高,又得不到通风就会导致动物生病或者导致疫病爆发流行。因此在养殖场安装二氧化碳检测仪可预防动物疫情的发生。
2、工业
二氧化碳检测仪在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废水处理、安全生产,尤其是井下作业非常需要对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在金属加工、纸浆和造纸、清洗和溶剂提取以及低温清洗等与二氧化碳相关行业中,普遍使用二氧化碳检测仪。
3、公共场所
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会议室、教室、展览馆、医院、商场、酒吧、饭店、机场、火车站、娱乐厅等地,可以安装二氧化碳检测仪来进行通风控制及环境质量监测。用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4、农业
二氧化碳关系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广泛用于农业。适当的浓度气肥可提高农业作物的产量。当二氧化碳浓度不足时,可使用气肥,无论是对于蔬菜植株生长还是对蔬菜产量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标签: 二氧化碳检测仪 二氧化碳检测仪 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_二氧化碳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