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磁力驱动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电动机、连接底板等几部分零件组成。
磁力泵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
将n对磁体(n为偶数)按规律排列组装在磁力传动器的内、外磁转子上,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
当内、外两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
磁力泵是属于化工泵领域的一个分支,可以输送氯碱、氯苯、化成箔、酸洗、农药、医药、等行业强腐蚀性介质的输送。
磁力泵是一种将永磁联轴的工作原理应用于离心泵的新产品。
结构特点
1.永磁体
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
2.隔离套
磁力泵在采用FRPP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
涡流的表达式为:。其中Pe-涡流;K—常数;n—泵的额定转速;T-磁传动力矩;F-隔套内的压力;D-隔套内径;一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的抗拉强度。当泵设计好后,n、T是工况给定的,要降低涡流只能从F、D、等方面考虑。
选用高电阻率、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隔离套,在降低涡流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3.冷却润滑液流量的控制
磁力泵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和滑动轴承的摩擦副进行冲洗冷却。冷却液的流量通常为泵设计流量的2%-3%,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由于涡流而产生高热量。
当冷却润滑液不够或冲洗孔不畅、堵塞时,将导致介质温度高于永磁体的工作温度,使内磁转子逐步失去磁性,使磁力传动器失效。当介质为水或水基液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3-5℃;当介质为烃或油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5-8℃。
4.滑动轴承
磁力泵滑动轴承的材料有浸渍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工程陶瓷等。由于工程陶瓷具有很好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所以不锈钢磁力泵的滑动轴承多采用工程陶瓷制作。由于工程陶瓷很脆且膨胀系数小,所以轴承间隙不得过小,以免发生抱轴事故。
由于磁力泵的滑动轴承以所输送的介质进行润滑,所以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使用工况,选用不同的材质制作轴承。
5.保护措施
当磁力传动器的从动部件在过载情况下运行或转子卡死时,磁力传动器的主、从动部件会自动滑脱,保护机泵。此时磁力传动器上的永磁体在主动转子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涡损、磁损,造成永磁体温度升高,磁力传动器滑脱失效。
磁力泵打不出液体是泵最易出现的故障,其原因也较多。
首先应检查泵的吸入管路是否有漏气的地方,检查吸入管内空气是否排出;
磁力泵内灌注的液体量是否足够,吸人管内是否有杂物堵塞;
还应查一查泵是否反转(尤其是在换过电机后或供电线路检修过后),还应注意泵的吸上高度是否太高。
通过以上检查若仍不能解决,可将泵拆开检查,看泵轴是否折断;
还应检查泵的动环、静环是否完好,整个转子可否少量轴向移动。
若轴向移动困难,可检查炭轴承是否与泵轴结合的过于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磁力泵修了几遍查不出问题,应注意磁联轴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轴承、内磁转子和隔套在运行中都会产生热量,这将使工作温度升高;
一方面使传递的功率下降,另一方面对输送易汽化液体的磁力泵会产生很大的麻烦。
磁钢传递的功率随温度的升高是一条连续下降的曲线,通常,在磁钢工作极限温度以下,其传递能力的下降是可逆的;
而在极限温度以上则是不可逆的,即磁钢冷却后,丧失的传递能力再也不能恢复。
特殊情况下在磁力联轴器出现滑脱(失步)时,隔套中的涡流热量会急剧增长;
温度急剧上升,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磁钢退磁,使磁力联轴器失效。
因此磁力泵应设计可靠的冷却系统。
对不易汽化的介质,冷却循环系统一般由叶轮出口或泵出口引出液流,经轴承和磁传动部分回到吸人口;
对易汽化的介质,应增加换热器或将液流引到泵外的贮罐,避免热量回到吸人口;
对有固体杂质或铁磁性杂质的介质,应考虑过滤,对高温介质,则应考虑冷却,以保证磁力联轴器不超过工作极限温度。
在考虑转速是否够时,先要检查电机本身的转速是否正常;
可用转速计进行测量,在电机转速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会出现磁力联轴器的滑脱。
修了几遍查不出问题,应注意磁联轴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轴承、内磁转子和隔套在运行中都会产生热量,这将使工作温度升高;
一方面使传递的功率下降,另一方面对输送易汽化液体的磁力泵会产生很大的麻烦。
磁钢传递的功率随温度的升高是一条连续下降的曲线,通常,在磁钢工作极限温度以下;
其传递能力的下降是可逆的,而在极限温度以上则是不可逆的;
即磁钢冷却后,丧失的传递能力再也不能恢复。
特殊情况下在磁力联轴器出现滑脱(失步)时,隔套中的涡流热量会急剧增长;
温度急剧上升,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磁钢退磁,使磁力联轴器失效。
因此磁力泵应设计可靠的冷却系统。
对不易汽化的介质,冷却循环系统一般由叶轮出口或泵出口引出液流;
经轴承和磁传动部分回到吸人口,对易汽化的介质,应增加换热器或将液流引到泵外的贮罐,避免热量回到吸人口;
对有固体杂质或铁磁性杂质的介质,应考虑过滤,对高温介质,则应考虑冷却,以保证磁力联轴器不超过工作极限温度。
在考虑转速是否够时,先要检查电机本身的转速是否正常;
可用转速计进行测量,在电机转速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会出现磁力联轴器的滑脱。
磁力泵主要由泵头、磁力驱动装置和其它零部件共三部分组成。泵头部分主要由叶轮、泵体、轴承、轴套、泵盖、泵轴等零件组成;磁力驱动装置部分主要由内磁转子、外磁转子、隔离套等部件组成;其它零部件主要包括托架、底座、电机等。
工作原理: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特点:泵轴由动密封变成封闭式静密封,彻底避免了介质泄漏。无需独立润滑和冷却水,降低了能耗。过载时,内、外磁转子相对滑脱,对电机、泵有保护作用。不允许有铁磁杂质、颗粒进入磁力传动器和轴承摩擦副;输送易结晶或沉淀的介质后要及时冲洗,以保障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时,应在泵流管入口处过滤;在规定温度条件下运行,严禁介质温度超标,一般较高使用温度在100℃以内,防止退磁。严禁空转;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得超过2min,以防磁力传动器过热而失效。
磁力泵在湿法腐蚀清洗设备中主要有以下应用:
(1)药液的循环过滤:由磁力泵、循环溢流槽、过滤器、管件等组成药液的循环过滤系统。实现药液的循环过滤,保证工艺槽药液温度和浓度的均匀性。由于磁力泵长时间运行会引起药液一定温升,因此不适用于温控精度较高的工艺槽中。常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酸洗、制绒、清洗等设备中。
(2)热水注入与喷淋:经过化学液处理后的晶片,有时需要热DI水喷淋冲洗。一般先将DI水注入至预热槽,通过加热器加热到所需供液温度后,再通过磁力泵加压输送至喷淋装置,实现对晶片的清洗。由于磁力泵轴承滑动摩擦会产生颗粒,不适用于颗粒要求高的清洗。